披锦亭
北宋建,在今陕西洋县城西北隅。祝穆《方舆胜览》卷68洋州: 披锦亭 “苏子瞻诗: 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舆地纪胜》 卷109洋州: 《郡圃三十咏》 有披锦亭。
在今陕西省洋县西北筜谷。为北宋皇祐中知洋州文同所筑。
北宋建,在今陕西洋县城西北隅。祝穆《方舆胜览》卷68洋州: 披锦亭 “苏子瞻诗: 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舆地纪胜》 卷109洋州: 《郡圃三十咏》 有披锦亭。
在今陕西省洋县西北筜谷。为北宋皇祐中知洋州文同所筑。
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大康镇境。《寰宇记》卷83彰明县:“初在清廉乡,大同四年移于让水(乡)。”
①在今浙江武义县西。《清一统志·金华府一》:书台山“在武义县西三里。相传唐舒元舆读书于此”。②在今四川资阳市南。《清一统志·资州》:书台山“在资阳县南五里。相传汉王褒读书处”。
即伏羌堡。明置,属西宁卫。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北南川河东徐家寨。明 《西宁卫志》卷2: 南川在卫治南,“四十里有毛家寨,又五里为伏羌堡,置守备官”。又卷 3: 崇祯十七年(1644),“ (祁) 兴周复击
在今浙江丽水市城区西南万象山公园。《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万象山“俯临城邑,下瞰溪光,城中之山凡十,此其最高者”。在浙江省丽水市西南隅。宋代参政何澹建万象楼于此,因名。元、明、清各朝都有建置,后因战
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南裴社乡。《清一统志·绛州》 “下东镇” 条下: 裴社镇 “在县南二十里”。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流入黄河。《后汉书·马武传》:显宗初,西羌寇陇右,命捕虏将军马武击之,“羌乃率众引出塞,武复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李贤注:“盖以此水分流,谓之东、西邯也。在今廓州化隆县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二十三里红岩乡。清道光间置汛,有外委驻守。
秦置,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敖山。《史记·项羽本纪》: “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 又,《鲸布列传》: 布 “据敖庾之粟”。《索隐》: “案 《太康地记》 云: 秦建敖仓于成皋。”秦置,在今河南省荥阳
即今四川新都县南八里毗河。东流至金堂县注入沱江。《元丰九域志》 卷7: 新都县有毗桥水。《方舆纪要》 卷67新都县: 毗桥河在 “县南八里。出灌县,下流入金堂河。或云湔水之支流也。《旧志》:怀安军有中
南齐置,属广州。治所在龙乡县(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南朝梁移治安遂县(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隋废。南朝齐置,治龙乡县(今广东罗定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罗定市及阳春、云浮等市部分地区。南朝梁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