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抚松县

抚松县

清宣统元年(1909)置,属长白府。治所在双甸子(今吉林抚松县)。民国《抚松县志》卷1:“以地当松花江上游,故设治后定名曰抚松县。”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1934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属吉林省。


在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区,松花江上游。属白山市。面积 6150 平方千米。人口31.3万。辖12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抚松镇。民国《抚松县志》:“以地当松花江上游,故设治后定名曰抚松县。”俗称双甸子、甸子街。清宣统元年(1909年)于今址置抚松县,取“抚定松花江区域”之意,属奉天省长白府。1914年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属辽宁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属通化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5年属浑江市。1994年属白山市。地处长白熔岩台地,最高峰白云峰海拔 2691 米,为东北第一高峰。露水河、二道松江河、三道松江河、松江河、清水河等,以长白山天池为圆心成放射状分布,注入松花江。有水电站八座,为全国百个电气化试点县之一。有多处硅质温泉,建有疗养院。属中温带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成片原始森林,有泉阳、露水、松江三林业局,为省木材主要产区之一。东部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富动植物资源。为人工养参重点县,有“人参之乡”美称。养鹿业发达。农产以玉米、大豆、谷子等为主。矿产有煤、铅、锌、铝、铜等。有大安煤矿。工业有制药、木材加工、人参制品、建材、机械、造纸等。浑白铁路贯境,并与多条森林铁路相接。201国道过境。为营抚、抚长公路起止点。名胜有长白山,为全国著名旅游区。


猜你喜欢

  • 竿山

    俗称北竿山。又名北干山、竹竿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青浦县: 干山 “昔时土宜美箭,因名”。

  • 张家川镇

    ①在今山西交口县东南。《清一统志·隰州》“义泉镇”条下:“州东九十里有张家川镇。”②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治。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3清水县:“北八十里有张家川城,不详所始。”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

  • 帖里麻

    一作忒耳迷、迭儿迷、迭里迷。在今哈萨克斯坦阿姆河北岸特尔梅兹。《元史·薛塔剌海传》: “从征回回、河西、钦察、畏吾儿、康里、乃蛮、阿鲁虎、忽缠、帖里麻、赛兰诸国,俱以砲立功。”即“迭儿迷”。

  • 含嘉城

    隋大业中筑。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北。《隋书·王世充传》:唐武德元年(618),王世充与李密战,大败,世充“收合亡散,复得万余人,屯于含嘉城中”。即此。唐初置为东都洛阳城粮仓含嘉仓。隋大业中建。在今河南

  • 甘肃布政使司

    清康熙七年(1668)改巩昌布政使司置,治所在兰州(今甘肃兰州市)。辖境约当今甘肃、宁夏及新疆、青海部分地。清末废。见“甘肃省”。

  • 呼兰屯

    即今吉林磐石县东呼兰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磨盘山分州 《屯镇》: 正东 “八十里呼兰屯”。

  • 晋昌县

    ①西晋惠帝置,属新兴郡。治所在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四十里。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并入定襄县。②唐武德七年 (624) 改常乐县置,为瓜州治。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大历后陷于吐蕃。古县名。(

  • 爱新水

    金称按出虎水,清称阿勒楚喀河。即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阿什河。《金史·地理志》: “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 金朝以金为爱新,故有此称。

  • 大华山

    在今辽宁北票市南。《辽史·地理志》 兴中府:“有大华山,小华山。”清代名巴颜华山。《清一统志·承德府一》:巴颜华山“在朝阳县东北,土默特右翼境。汉名大华山。其南为右翼贝子驻处,巴图察罕河发源于此”。

  • 西峡江

    在今福建长乐市西。《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西峡江在“府东南六十里。受永福县印溪之水,流经此,接仙崎江。又东流十余里,东峡江亦流合焉。东峡即南台下流也。亦曰峡江,两山夹峙,上合诸水,下通潮汐,阔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