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里亭
亦作棘里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左传》: 昭公十年 (前532),陈桓子召公子山 “而反棘焉”。杜注: “棘,子山故邑。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 《括地志》 以为即古画邑。
亦作棘里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左传》: 昭公十年 (前532),陈桓子召公子山 “而反棘焉”。杜注: “棘,子山故邑。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 《括地志》 以为即古画邑。
北周建德四年 (575) 置,为安居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元和志》卷33安居县:“本周柔刚县,因山为名。” 隋开皇十三年 (593) 改为安居县。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四川省遂宁市西南安居。属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约在今陕西榆林市境。唐羁縻州。永徽元年(650年)以薛延陀部落置,约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中部。属达浑都督府。开耀元年(681年)侨治夏州宁朔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界。
①西汉置,属勃海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二十里故城村。东汉改为高城县。②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县南。东汉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故城。为都尉治。东汉改为高城
①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霸州:台山“在州东三十里。旧为九河所经,台基有三,如鼎峙”。后因河水所冲, 皆成平陆。②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台山列岛。《明史·地理志》 福宁州:“东南滨海,海
即今山西大同市西南口泉镇。京绥铁路(今京包路)有支线通此。
唐代东川、西川的合称。《新唐书·方镇表》:至德二载(757),“更剑南节度号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增领果州。以梓、遂、绵、剑、龙、阆、普、陵、泸、荣、资、简十二州隶东川节度”。此两川之名所由起。《旧唐
在今河南孟县西北三十五里白墙村。《水经·济水注》:同水“出南原下,东北流径白骑坞南,坞在原上,为二溪之会,北带深隍,三面阻险,惟西版筑而已”。《方舆纪要》卷49济源县:白骑坞,“东汉末贼将张白骑据此筑
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诗经·大雅·绵》:周先祖“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即此。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周古公亶父自豳迁岐,筑城郭居室,以居四方来归之民。
明置,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 (昂州)。《明史·食货志四》: “初制,长河西等番商以马入雅州易茶,由四川岩州卫入黎州始达。”
①即今广西武鸣县之香山河及武鸣河。《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南流江在 “县南二里。源出大明山麓,西流合西江水,南流经宣化县界,会于郁江”。②亦名合浦江、漳江、晏水、廉江。在今广西合浦县北。《新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