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慈姥山

慈姥山

又名鼓吹山。在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寰宇记》 卷90升州江宁县 “慈姥山” 条引 《舆地志》 云: “山南有慈姥神庙焉。” 又引 《括地志》 云:“山积石临江,岸壁峻绝,山上出藤竹,堪为箫管属乐府,名为鼓吹山。” 又卷105当涂县: “慈母山在县北七十里,临江,亦谓之慈姥山。”


古山名。又称慈母山。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东北长江南岸。南朝时所产之竹以供乐府,故俗称鼓吹山。


猜你喜欢

  • 鄜州

    一作敷州。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北华州置,治所在杏城 (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五里)。隋大业三年 (607) 移治洛交县 (今陕西富县),改为鄜城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鄜州,仍治洛交县。辖境

  • 令居县

    西汉武帝时置,属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城附近。昭帝始元六年(前81)改属金城郡,为护羌校尉治。后迁治今古浪县西。东汉元初二年(115)复迁旧治。西晋废入西都县。十六国前凉复置,属金城郡。建兴四年(

  • 化马关

    明置,属岷州卫。在今甘肃宕昌县东南化马乡。《清一统志·阶州二》:化马关“在州境西固城东五十里。明成化十九年筑”。

  • 平定县

    ①西汉置,为西河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境。一说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东汉末废。②南朝宋置,属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春或恩平、阳东等市县境。南齐以后废。③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广阳县置,

  • 怀孟路

    蒙古宪宗七年(1257)改怀、孟二州置,属中书省。治所在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修武、武陟两县以西地区。元延祐六年(1319)改为怀庆路。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以孟、怀二州

  • 游洲墟

    即今江西信丰县西南游州。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赣州府信丰县西南有游洲墟。

  • 中山国

    ①春秋狄人所建。又称鲜虞国。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初期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市)。公元前406年为魏所灭。寻又复国,迁都灵寿(今灵寿县西北)。公元前323年与韩、燕、宋同时称王。公元前296年为赵

  • 陆家集

    即六家集。今河南范县东三十八里陆集乡。明嘉靖《濮州志》卷1:范县有“陆家集”。

  • 长乐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属惠州卫。治所在长乐县(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清废。

  • 碧舍县

    亦作碧社县。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北舍县置,属建昌府 (后改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南老城。后废。古县名。明初改北舍县置,治今四川省昭觉县。属永宁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