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怀仁县

怀仁县

①南朝梁普通中置,为怀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西魏废帝二年(552)改为普宁县。

②东魏武定七年(549)置,属义塘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三十六里城头乡。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今赣榆县西北十二里城里(旧赣榆),属海州。大业初属东海郡。唐属海州。金大定七年(1167)改名赣榆县。

③辽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怀仁县。金贞祐二年(1214)升为云州。元复为怀仁县,属大同路。明属大同府。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

④清光绪三年(1877)析岫岩州东部地置,属兴京厅。治所在六道河(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宣统元年(1909)属兴京府。1914年因与山西怀仁县重名,改为桓仁县。


(1)古县名。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治今江苏省赣榆县西北城头。属义塘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移治今赣榆县西北旧赣榆(城里)。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名赣榆县。(2)古旧县名。清光绪三年(1877年)置,治今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属奉天府兴京厅。1914年因与山西省怀仁县重名,改名桓仁县。(3)今县名。在山西省北部。属朔州市。面积 1280 平方千米。人口25.5万。辖4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云中镇。唐为云中县地,辽析云中置怀仁县。《大清一统志》:“因阿巴齐(即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会于东城,有‘怀想仁人’之语,故县取名。”故址在今县西。金贞祐二年(1214年)徙今治,升县为云州。元复为怀仁县,属大同路。明、清属大同府。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山西省。1954年与大同县并为大仁县。1958年并入大同市。1960年与大同县分开,置怀仁区,属大同市。1964年复为怀仁县。1965年属雁北专区。1993年属朔州市。地处大同盆地中西部。桑干河、浑河、御河、口泉河、鹅毛河、大峪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玉米、谷子、小麦、高粱、莜麦、马铃薯、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矸石、石灰石等。工业有煤炭、陶瓷、化工、机械、建材、造纸等。同蒲铁路和208国道,大应、石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鹅毛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日中城汉墓群等。


猜你喜欢

  • 洿谷镇

    金置,属朝邑县。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北。《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新市镇” 条: “洿谷镇在(朝邑) 县东北六十里。亦曰洿谷堡。三面陡绝,其险足恃。”

  • 邑川县

    隋开皇末改邑阳县置,属虢州。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大业初并入朱阳县。

  • 南威岛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日积礁东约12海里。岛近三角形,东北至西南长260米,宽280米,面积约0.15 平方公里。海拔2.4米。岛上灌木丛茂密,鸟粪丰富。中国渔民向称鸟仔峙。因岛上鸟多,故名。1

  • 羚羊峡

    一作零羊峡。又名高要峡、高峡山。在今广东肇庆市东北。《元和志》 卷34端州高要县: 羚羊峡 “在县东。水行三十里。吴步骘为交州刺史,兴军取南海,衡毅、钱博等领兵逆之,战于峡口,毅、博等军败,投水死者千

  • 寻阳驿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寻阳驿“在府城东北。宋元以来,皆置于府城西,明初因之,万历四十一年改置于此。滨江, 以便行旅”。清雍正四年(1726)裁。

  • 佛坪县

    1913年改佛坪厅置,属陕西汉中道。治所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县城村(佛爷坪)。1925年迁治袁家庄(今佛坪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南部。属汉中市。面积 1279 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2

  • 皮氏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河津市西二里。《史记·秦本纪》:惠文君九年(前329),“渡河,取汾阴、皮氏”。《正义》引《括地志》:“皮氏在绛州龙门县西一里八十步,即古皮氏城也。”秦置皮氏县。古邑名。战国魏邑。即

  • 七星渠

    在今宁夏中宁县黄河东岸。清乾隆《宁夏府志》卷8:七星渠“自泉眼山开口,引河水东南流。……至白马、张恩段,延长一百四十里。……渠梢至张恩堡入河, 共浇田七万九千一百六十亩”。

  • 龙床岩

    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二十五里床河注入右江处。《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龙床岩“内有石如床,下有龙床潭,深不可测”。

  • 琅琦屿

    即今福建福州市东琅岐岛。《明通鉴》 附编: 清顺治五年 (1648) 春正月,“鲁王自闽安镇移次壶江、琅琦屿”,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