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嵩堡
在今陕西彬县西南。十六国前秦中垒将军徐嵩,据险筑堡以自固,故名徐嵩堡。《晋书·苻登载记》: 东晋太元十二年 (387),“姚苌遣其将军姚方成攻陷徐嵩堡,嵩被杀,悉坑戎士”。
在今陕西彬县西南。十六国前秦中垒将军徐嵩,据险筑堡以自固,故名徐嵩堡。《晋书·苻登载记》: 东晋太元十二年 (387),“姚苌遣其将军姚方成攻陷徐嵩堡,嵩被杀,悉坑戎士”。
在今江西安福县西。《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寅陂 “在安福县西四十里。横截卢水,下流达县前,溉田一万三千亩。宋治平初,知县黄中庸兴筑,至今民享其利”。
北宋置,属威远县。在今四川威远县南二十里。清乾隆 《威远县志》 卷2: “宋隐士赖钟镇在游家坝。” 嘉庆 《威远县志》 卷3: 鲲化桥在 “县南二十里,旧名游家桥”。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五十里底庙乡。清 《乾隆内府舆图》: 三水县北有底庙镇。在陕西省旬邑县西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底庙街,人口960。相传此地沟边崖下有一寺庙,故名。明、清时为
即今四川苍溪县。《元史·世祖纪》:至元十二年(1275),“西川沧溪知县赵龙遣间使入宋,敕流远方,籍其家”。
一名东义州河。在今湖北麻城市东。《方舆纪要》卷76麻城市“义井河”条下:“义州河亦在县东百里。《通志》:后周以史宁为东义州刺史,盖治此。有故城去县八十里。河因以名,下流达于巴河。”
①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南十五里。《魏书·地形志》:刈陵县有伏牛山。唐景云三年(712)黄龙见于此。②在今山西沁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3“铜鞮山”条下:伏牛山“山有龙泉,漳河源出焉”。《清一统志·沁州
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南。《水经·淮水注》:淠水 “又东北流,径新城戍”。即此。南朝梁置新城郡及新城县于此。
即宁洮砦。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宋史·地理志》 乐州:宁洮砦“故瓦吹砦,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
隋大业二年(606)改驴夷县置,属代州。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元和志》卷14称,“因山为名也”。后属雁门郡。唐属代州。金贞祐四年(1216)升为台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为五台县,属太原府。八年
在今河北蔚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4蔚州:五叉山口“在州西北三十里五叉村。路通大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