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彭亡城

彭亡城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后汉书·岑彭传》: 建武十一年 (35),岑彭率大军伐公孙述,进至武阳,“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杀彭”。即此。


猜你喜欢

  • 兴隆滩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初本无滩。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黄官漕山因雨崩裂,土石陨江中,与江中石梁相逼,形成巨滩。舟行其下,往往覆没。后屡经凿治,始稍平易。

  •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元至元十七年 (1280) 置,属湖广行中书省。治所在雷州路 (今广东雷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信宜、廉江以南雷州半岛、广西浦北、灵山、防城港以南以东地区及海南省。明洪武二年(1369) 废。元至元十七

  • 普洱府

    清雍正七年 (1729) 分车里宣慰司所辖江内六版纳地置,属云南省。雍正十三年 (1735) 置宁洱县 (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为府治。哈尼语 “普” 为寨,“洱” 为水湾,意即水湾寨。乾隆

  • 草堂寺

    ①十六国时建,在今陕西户县南草堂营村。宋敏求 《长安志》: 草堂禅寺 “在御宿川圭峰下。本姚兴草堂逍遥园,鸠摩罗什译经是园”。其后鸠摩罗什葬此,并建舍利塔。②即梵安寺。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五里。《清一统

  • 虎林厅

    清宣统二年 (1910) 改呢玛厅置,属吉林省。治所在呢玛河口 (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虎头镇)。以七虎林河得名。1913年改为虎林县。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呢玛厅改名,治今黑龙江省虎林市。1913

  • 放山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近岝㟧山。 《越绝书·吴地传》: “放山者,在莋确山之南。” 《清一统志·苏州府一》: “岝㟧山在吴县西南。 《越绝书》:笮确山,禹游天下,引湖中柯山

  • 马脑城

    南宋宝祐四年(1256)建于马脑山,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九十里马嘴乡西北马嘴山。有建马脑山城摩岩石刻。民国《南川县志》卷2:马嘴场在“龙崖城西南三里。龙崖城一名马脑城”。

  • 新开岭

    在今湖北通山县北。《方舆纪要》 卷76通山县: 新开岭在 “县北七里。路出岭下,险峻殊绝。宣德间凿其巅,为兴国必由之路”。

  • 善应寺

    亦名翠微寺。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一处。位于翠微山西南隅平地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 建。清乾隆十四年 (1749) 改今名。明 《帝京景物略》 卷6: “善应寺,殿佛不结趺,高几危坐,仪如中土。

  • 沐川县

    1942年改沐川设治局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以沐川河为名。在四川省南部。属乐山市。面积 1401.29 平方千米。人口25.5万。辖7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沐溪镇。唐置沐源镇。北宋置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