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旧居
即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在今辽宁沈阳市沈阳路二段文兴里。现建有张学良旧居陈列馆。
即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在今辽宁沈阳市沈阳路二段文兴里。现建有张学良旧居陈列馆。
在今澳门。《清一统志·广州府》: 望厦村 “在香山县东南一百四十六里澳门地方。夷人聚居,为海洋扼要之区。本朝乾隆八年移县丞驻此”。1844年美国专使顾顿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此签订《望厦条约》 (即 《
地区名。从南北朝至唐代,爨部有东西爨之分。依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东爨范围约当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宣威市及其以北的滇东北和贵州西北部。古地区名。南朝时爨部分东西二境,即指东西二爨。唐时
①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南海县:“有赤岸、紫石二戍。”《元和志》卷34南海县:赤岸戍“在县东百里”。②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水经·河水注》:“大河又东径赤岸北,即河夹岸也。”
亦名东山。在今广东化州市东南。《舆地纪胜》卷116化州:东山“起于高凉,至本州城外,拱于州治之左”。《方舆纪要》卷104化州:千秋山在“州东南二里,去罗州二里,横亘如屏”。
明置,属酉阳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七十五里宋农乡(宋农场)。《明史·四川土司传》:弘治十二年(1499),“邑梅副长官杨胜刚父子谋据酉阳,结俊倍洞长杨广震等,号召宋农、后溪诸蛮,
即今朝鲜黄海北道黄州东岊岭。元初,辽阳行省以此与高丽国分界。《元史·高丽传》: 至元七年 (1270),“诏西京内属,改东宁府,画慈悲岭为界”。古山名。即今朝鲜黄海北道南境黄州东岊岭。元初为辽阳行省与
北宋置,属淯井监。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三江乡。《宋史·蛮夷传》:“庆历四年四月,夷人攻三江砦,诏秦凤路总管司发兵千人选官驰往捕击。……未几,夷众复寇三江砦,指使王用等击走之。”即此。皇祐三年(1051)改
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方舆纪要》卷13任丘县“金沙岭”条下:“县南有白马峰,其后水流决溢,皆堙为平陆。”《清一统志·河间府一》:白马峰“状如白马,故名”。
①一名大河。又名北河。即今江西东北部昌江,为鄱江北源。《寰宇记》 卷107浮梁县: 昌江“在县南。水西流会诸溪水入鄱江”。②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南之昌化江。《方舆纪要》 卷105昌化县: 昌江在
①唐贞观七年(633)置,属龚州。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七十五里同和镇大旺圩。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平南县。②辽重熙十七年(1048)置,为大同府治。治所即今山西大同市。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