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弘化县

弘化县

①西魏大统十二年(546)改化政郡置,属夏州。治所在岩绿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辖境相当今陕西榆林市和横山县西部、内蒙古乌审旗南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②隋开皇十八年(598)置,为弘州治。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北二十里。大业初属弘化郡。唐武德六年(623)移治今庆阳县,与合水县同为庆州治。神龙元年(705)改为安化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治今甘肃省庆城县西北。属弘化郡。唐武德六年(623年)移治今庆城县,与合水县俱为庆州治。神龙元年(705年)改名安化县。


猜你喜欢

  • 赵市镇

    北宋置,属内江县。在今四川内江市西全安镇 (朱家桥) 西南。

  • 甲山

    ①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明弘治《句容县志》卷4:“甲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临泉乡, 宋景定间僧行昱爱其丛峰竞秀, 甲于左右诸山, 因名焉。”②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南三十里。《水经·济水注》:萌水“出西南甲山

  • 三浒淀

    在今河北任丘市北三浒村。《方舆纪要》卷13任丘县“白洋淀”条下载:“三浒淀在县东北十三里,西接五龙潭。”

  • 方城遗址

    在今河南太康县西北二十六里方城村西岗地上(俗称鲍岗)。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为0.5平方公里。文化层厚1—6米。包括仰韶、二里头、商、周、秦、汉几个时期的文化层。内涵丰富,除石器、陶

  • 大南澳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南之南澳乡。连横《台湾通史·疆域志》 台东州:“番之大者,曰斗史五社,在大南澳。”同书《抚垦志》又载:清光绪元年(1875)十一月,“以宣武左右两军,分戍东澳、大南澳”等地。

  • 张公故关

    在今山东平原县南。《元和志》卷17长河县有“张公故关”。《方舆纪要》卷31平原县:张公故关“即县之张公渡”。

  • 庆州白塔

    又名释迦如来舍利塔。辽重熙十八年(1049)四月建,在庆州城内。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索博日嘎苏木白塔子古城。位在古庆州内城中西北,为七层空心楼阁式砖塔,高64米,以通体涂白色,故名。内有铭文。1988年

  • 王屋镇

    即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山南王屋乡。北周置王屋县于此。

  • 弹子石

    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岸弹子石。清乾隆《巴县志》 卷2: 弹子石 “岷江南岸”。为南岸渡江入市主要津渡之一。

  • 上道堡

    即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平甫。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平圃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东北平圃。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平圃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