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泉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回山。《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回山在大冶东五十里西塞山之右,山有异泉及飞云洞。《土俗编》云:唐天宝十三年积雨之后,回山之巅忽有飞泉涌出,垂流四百仞。元结名之曰异泉,因为作《异泉铭》。”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回山。《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回山在大冶东五十里西塞山之右,山有异泉及飞云洞。《土俗编》云:唐天宝十三年积雨之后,回山之巅忽有飞泉涌出,垂流四百仞。元结名之曰异泉,因为作《异泉铭》。”
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六十里浒湾镇。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移县丞驻此。古镇名。即今江西省金溪县西浒湾镇。清属金溪县。
在浙江省杭州市龙井南。九溪起源于杨梅岭的杨家坞,次第汇合青湾、宏法、方家、百丈、唐家、佛石、云栖、渚头、小康等九个山坞的细流成溪,再经徐村注入钱塘江;十八涧在烟霞洞西南,源于龙井山的龙井村,穿绕山麓,
①三国吴甘露元年 (265) 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修仁镇西老县。西晋属始安郡。南朝宋属始建国。齐改为建陵左县,梁复改为建陵县。隋属始安郡。唐属桂州,长庆元年 (821) 改为修仁县。②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江高镇。明于此置慕德里巡司。清为江村圩。1938年被侵华日军所毁,1944年复建,取江村、高塘两圩之首字,改名江高镇。
清置,在今四川康定县西南五十里折多塘。为川藏要道。《清一统志·雅州府一》:折多汛“在打箭炉西南四十五里。其地有热水塘, 即温泉也”。
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水经·济水注》:“济水又径升城北,城际水湄,故邸阁也。祝阿人孙升将家居之以避时难,因谓之升城焉。”东晋义熙中侨置太原县于此。南朝宋为太原郡治。北魏为东太原郡治。《魏书·慕容白曜传
即今广西鹿寨县西南洛埠村。《清史稿·地理志》 雒容县: 西有 “洛垢墟”。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西。《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西南有西水江。”《清一统志·平乐府一》:西水江“在恭城县西。源出县西北黄山,南流至平乐界入乐川”。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崇祯三年 (1630) 改置于襄千户所。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九
即今广西岑溪县之义昌江。《清一统志·梧州府》: 泷底江 “在岑溪县南。源出县东南凤凰、黄陵二山及西宁县排埠,西流名竹子河。又西合大峒水、乌峡水绕城南,经皇华山麓,为皇华江。至县西北石泷山,水行石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