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寺
在北宋燕山府城内(今北京城西南隅)。《续资治通鉴》:南宋建炎元年(1127),宋徽宗“次燕山府,馆于延寿寺”。即此。
在北宋燕山府城内(今北京城西南隅)。金天会五年(1127年)劫宋徽宗至燕山府,“馆于延寿寺”,即此。
在北宋燕山府城内(今北京城西南隅)。《续资治通鉴》:南宋建炎元年(1127),宋徽宗“次燕山府,馆于延寿寺”。即此。
在北宋燕山府城内(今北京城西南隅)。金天会五年(1127年)劫宋徽宗至燕山府,“馆于延寿寺”,即此。
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京当乡南周原遗址。《诗经·大雅·绵》: “周原, 堇荼如饴。” 原之得名以此。《续汉书·郡国志》: 右扶风美阳县 “有周城”。注引 《帝王世纪》 曰:
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乡南。《方舆纪要》卷117永宁府:干木山在“府(治今永宁乡)东南十五里。高八十余丈,根盘百余里。一名狮头山,亦名孤山”。
①在今河北青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13青县:中山,“《旧志》云:山岩耸峙,悬瀑凡数十丈。今俗呼为高土冈”。②又名独山。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十里。《元和志》卷28宣州溧水县:中山“在县东南一十五里。出兔
又作深杭。在今四川剑阁县北。《魏书·邢峦传》: 正始二年 (505),“萧衍遣其冠军将军孔陵等率众二万屯据深坑……,(邢) 峦统军王足所在击破之”。
清乾隆三年 (1738) 设,即今贵州思南县南塘头镇。
在今安徽萧县东南。在此发现龙山文化遗址,称花家寺遗址。
集镇名。在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部。因远镇安定办事处驻地。人口 2050。以安定桥得名。地处山间小盆地,块状聚落。产稻、烤烟、玉米、茶叶、油菜籽等。有镍矿(未开采)、石棉矿。昆洛公路经此。
①北宋筑,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南。金废。②西夏置,在今甘肃永登县南庄浪河畔。(1)在今甘肃省和政县西南。北宋属河州。(2)即“该朱城”。
元大德八年(1304)降庄浪路为州,属凤翔路。治所即今甘肃庄浪县西北南湖镇。辖境相当今甘肃庄浪县北部地。明洪武三年(1370)属凤翔府,八年(1375)降为庄浪县。元大德八年(1304年)降庄浪路为州
在今河北涉县西北二十九里凤凰山 (古名中皇山) 西坡。北齐晚期晋昌王唐邕在此开凿石窟,镌刻佛经。现存洞窟两个,南北毗邻,为一组双窟。洞内及窟外的两侧崖面现存大面积的北齐刻经,使洞窟与刻经浑然一体。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