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应阳县

应阳县

①西晋惠帝置,属零陵郡。治所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八十里芦洪市镇。《水经·湘水注》:应阳县“盖即应水为名也”。隋废入零陵县。

②隋大业二年(606)改应城县置,属安州。治所即今湖北应城市。次年属安陆郡。唐武德四年(621)改名应城县。天祐二年(905)复名应阳县。五代唐同光元年(923)改名应城县。


古县名。(1)西晋惠帝置,治今湖南省东安县东北芦洪市。属零陵郡。隋属安陆县。后废。(2)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应城县置,治今湖北省应城市。属安陆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应城县。天祐二年(905年)又改为应阳县。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复为应城县。


猜你喜欢

  • 天隳山

    即天回山。在今四川成都市北三十里。《太平御览》卷166引扬雄《蜀王本纪》:“有王曰杜宇,出天隳山。”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3:天隳山“玄宗幸蜀返跸之后, 土人呼曰天回(山)”。

  • 大食

    唐以来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公元632—634年,哈里发阿布·伯克尔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公元661—750年,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都城在大马士革(今叙利亚首都)。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徙都巴格达(

  • 岭山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岭县置,属缘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一百里郁江南岸。大业初属郁林郡。唐属横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岭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

  • 扎哈苏泊

    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格斯台淖尔。清时察哈尔左翼正蓝旗驻地在其附近。

  • 俞水

    亦作渝水。即今四川嘉陵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巴俞宋蔡。” 《集解》: 郭璞曰: “巴西阆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募取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

  • 五龙河

    ①即今山东东部五龙河。源出山东栖霞县西北艾山。南流经莱阳市东,又南经五龙山下,又南入海。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7:莱阳有五龙水。《寰宇记》卷20莱州莱阳县:“五龙山在县南二十里。有水五道于山下合流

  • 凤亭山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里。《茶经·八之出》:湖州“生凤亭山伏翼阁,飞云、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寿州、常州同”。

  • 保和馆

    馆驿名。辽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查干木伦河西。《辽史·地理志》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 饶州 “唐于契丹曾置饶乐州,今渤海人居之。五十里保和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南。为辽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

  • 大桥头市

    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北大桥头。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安庆府怀宁县(今安庆市)北有大桥头。

  • 都亭山

    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北。《后汉书·南蛮传》 注引盛弘之 《荆州记》 曰: “昔廪君浮夷水,射盐神于阳石之 上。案今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 北周置亭州。取此山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