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通县

广通县

①隋开皇初改齐通县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仁寿元年(601)改为通义县。

②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路赕千户置,属南安州。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六十六里广通镇。民国《广通县查报省志资料册》:“元改广通县,虽华言,实以道通西迤,随意名之,无深义可求。”明、清改属楚雄府。民国初属云南滇中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3年迁治一平浪镇(今禄丰县西三十六里)。1958年撤销,并入禄丰县。


(1)隋开皇初改齐通县置,治今四川省眉山市。属嘉州。仁寿元年(601年)又改为通义县。(2)古旧县名。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路赕千户所置,治今云南省禄丰县西敦仁(广通镇)。属南安州。明、清属楚雄府。1953年迁治一平浪。1960年并入禄丰县。(3)旧县名。1953年改宁定县置广通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县,治太子寺(今甘肃广河县城关镇)。1956年因设置临夏回族自治州,改设广通县。1957年因与云南省广通县重名,更名广河县。


猜你喜欢

  • 喇峒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三皇乡。清属永宁州,雍正四年 (1729) 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南。清雍正七年(1729年)于此置巡检司。

  • 双凤驿

    即今四川隆昌县西北双凤镇。清乾隆《隆昌县志》卷4:双凤驿场“北六十里”。驿当内江与隆昌之间,距离均六十里,为巴蜀通衢。

  • 交木县

    南朝宋大明元年(457)置,属新野郡。治所在今河南新野县附近。北魏废。

  • 宽仁门

    五代梁东都、晋汉周东京城 (今河南开封市) 内宫城东一门。《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帝于宫中起火,自携剑驱后宫十余人将赴火,为亲军将薛超所持。俄而 (张) 彦泽自宽仁门传契丹主与太后

  • 兀难河

    亦作斡难河。即今蒙古国及俄罗斯境之鄂嫩河。《元史·镇海传》:“初以军伍长从太祖同饮班朱尼河水,与诸王百官大会兀难河,上太祖尊号曰成吉思皇帝。”

  • 长埔墟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长布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90:长乐县有长蒲墟汛。

  • 万户山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42汾州府:万户山“延袤二十里,高八十丈,平坦可居万户, 因名”。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汾阳市西。《读史方舆纪要》:其巅平坦,可居万户,故名。

  • 亦速里河卫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乌苏里江流域。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后废。

  • 则布龙

    即杂仁宗。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札布让。《清一统志·西藏》 阿里诸城:“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在喇萨西南二千四百九十余里,其所属有冲龙、则布龙、楚木尔的三城。”则布龙城即此。

  • 介州

    唐武德元年(618)改介休郡置,治所在介休县(今山西介休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介休市、平遥县境。贞观元年(627)废。(1)北周以南朔州改置,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汾阳、汾西、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