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干国
西汉征和二年(前91)改广平郡置,治所在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五凤二年(前56)复为广平国。
西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改广平郡置,治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五凤二年(前56年)复改为广平郡。其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鸡泽、南和、曲周等县和任县东部、平乡县西南部、肥乡县东北部等地。
西汉征和二年(前91)改广平郡置,治所在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五凤二年(前56)复为广平国。
西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改广平郡置,治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五凤二年(前56年)复改为广平郡。其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鸡泽、南和、曲周等县和任县东部、平乡县西南部、肥乡县东北部等地。
①南朝宋永初二年 (421) 改徐州置,治所在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以东,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元嘉以后,辖境南移,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南京市东北部及丹阳、宜兴等市县以东,无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改义川县置,属汉阳军。治所在今湖北汉川县北二十六里刘家隔镇。因避太宗赵光义讳改名。元属汉阳府,至元二十二年(1285)移治今汉川县。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一作。殷武丁时方国。周为荀国。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殷墟书契前编》8·3·8片:“至,我又事”;《殷虚文字乙编》1811片:“至8
①宋置,属颍上县。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七十里颍河入淮之口。因寿州(今寿县)有正阳镇在东,故此亦名西正阳。《方舆纪要》卷21颍上县:正阳镇,“所谓西正阳也,下临淮津。……上有刘备、关羽二城。蒙古将董文炳所
①元元贞元年 (1295) 改宜兴府置,属常州路。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宜兴县。②元致和元年 (1328) 升宜兴县置,属上都路。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明洪武
又作日噶牛城、业党。即今西藏曲水县东北聂当。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日噶,堡也。努布,西也。堡居拉萨之西,故名。”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南晋州。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北那龙镇。贞观六年 (629) 属邕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右江
在今湖北竹溪县西。清同治 《郧阳府志》卷2 《市集》: 竹溪县西乡有 “廖家河”。
①北宋置,属舒城县。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北四十里杭埠镇。②在今江西临川市南。《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临川县: 航步镇在 “府西南五十里。洪武四年置税课局于此”。清时裁。
①西汉元鼎四年 (前113) 置,属苍梧郡。治所即今广西钟山县。《寰宇记》 卷161富川县:“县有富水因为县名。” 三国吴属临贺郡。南朝宋属临庆国。南齐属临贺郡。隋属始安郡。唐属贺州,天宝初改为富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