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西设治局
1915年于西布特哈总管地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34年日伪改设莫力达瓦旗。
1915年由西布特哈地方析置,治西布特哈(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地尼尔基镇)。1933年裁撤,设立莫力达瓦旗和巴彦旗。1949年巴彦旗撤销,并入莫力达瓦旗。
1915年于西布特哈总管地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34年日伪改设莫力达瓦旗。
1915年由西布特哈地方析置,治西布特哈(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地尼尔基镇)。1933年裁撤,设立莫力达瓦旗和巴彦旗。1949年巴彦旗撤销,并入莫力达瓦旗。
在今陕西宜川县南。《水经·河水注》:“丹水西南出丹阳山。”
①南朝宋末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南齐废。②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贞观元年(627)废。
即天生城。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北天城乡流水村天城山。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3谓:“相传昭烈驻兵于此。”
即今云南罗平县东南大水井乡。清有外委把总驻防。集镇名。(1)在云南省罗平县南部。大水井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100。明在村中打有一口大井,遂名。产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生姜等。黄八公路经此。(2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嶲州。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一说在盐源县东北卫城。《元和志》卷32嶲州昆明县: “盖南接昆明之地,因以为名。”至德二载 (757) 没入吐蕃。《资治通鉴》: 唐贞元十一年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寰宇记》卷111德化县:天花井山“居庐山之末,其支散为诸冈阜,所行甚远, 如乌稍岭、 丫髻山, 皆其支也”。
在今广西合浦县西北。《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北峨山“在府城西北一百里。以峰势嵯峨而名”。
即今安徽歙县南小溪乡。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小溪村。
唐方镇名。乾元二年 (759) 置,治所在陕州 (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灵宝、卢氏,山西平陆、芮城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等县市地。上元元年 (760)改为陕西节度。
在今云南楚雄市南三里。《方舆纪要》卷116楚雄府: 城南堰 “在府南三里。可灌田千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