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山
即瀑布山。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三十一里。唐李白《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之“布山”即此。
即瀑布山。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三十一里。唐李白《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之“布山”即此。
北魏置,属白水郡。治所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隋废。古县名。北魏太和三年(479年)置,治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黄龙山南。属白水郡。西魏废。
在今河南郑州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7郑州:大小回湖“二河相连,下达中牟县,迤逦入黄河”。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格根河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盐池口水西流四五十里,经格根卡伦北。格根,明也。见《元史语解》。格根卡伦东南距鄂尔果珠勒卡伦七十里。”
明嘉靖末筑,属宁洋县。在今福建漳平市北新桥镇城口村。《清一统志· 龙岩州》: 城口隘 “在宁洋县东五十里,接大田县。……今有城口桥”。明嘉靖末年修筑。在今福建省宁洋县东北。
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青海辉特部南一旗:“巴彦诺尔在青海东南,周四十余里。水西北流出,屈曲三百数十里,入和尔必拉。”
又名过路凼、过路场。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北六十里国梁镇。道通铜梁县。民国时为纪念黄花冈七十二烈士饶国梁烈士而改名。
又作夥尔彭他吗。在今西藏巴青县西北。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外番》。
即今山东莒南县治。西汉置高乡侯国于此。明、清置十字路巡司。(1)在山东省莒南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70平方千米。人口12.1万。镇人民政府驻十字路,人口10万。古时因地处两大道十字相交处,故名
西汉置,属辽东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在今辽宁凤城市东北三十五里大堡蒙古族镇古城。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凤城市东北大堡。为辽东郡东部都尉治。东汉初废。
北周保定三年(563)改僰道县置,为戎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市。一说在今宜宾县东之南广镇。以外江(今岷江)为名。隋大业三年(607)复改僰道县。古县名。北周保定三年(563年)以僰道县改名,治今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