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溪戍
在今陕西洋县东北。《水经·沔水注》:汉水“南流径巴溪戍西,又南径阳都坂东”。
在今陕西洋县东北。《水经·沔水注》:汉水“南流径巴溪戍西,又南径阳都坂东”。
①即今河北迁安县西二十里杨店子镇。民国《迁安县志》卷3市集有“杨家店”。②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六十里杨店。明置巡司于此。③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二十四里杨店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
在今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后街法源寺。建于唐代。《方舆纪要》 卷11顺天府: 愍忠阁在 “府西南十五里,唐太宗征辽阳,悯忠义阵亡之士,建此阁,后为愍忠寺”。明正统中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 改名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潮州卫。治所在程乡县 (今广东梅州市)。后废。
即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三十八里榔坪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长阳县西北有榔坪市。
①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建安六年(201)改固陵为巴东,改巴郡为巴西,改永宁为巴郡,合称三巴。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大部分地区。南朝宋泰始五年(469)以益州之巴郡、巴西
在今河南修武县西。《清一统志·怀庆府二》: 聃村“在修武县西二十里。周老聃所居。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此。亦名孔庄”。
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南朝宋置,南齐置南襄城郡于此。《南齐书· 曹虎传》: 永明六年(488),“荒贼桓天生复引虏出据隔城,遣虎督数军讨之”。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据顾野王 《舆地志》 记载: “秦时已有南北宫。” 《史记·高祖本纪》 说: 刘邦曾 “置酒雒阳南宫”。同书 《张良传》 还记载,刘邦曾 “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
1918年改上林土县置,属广西田南道。治所在驮用 (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思林镇)。1935年改置平治县。旧县名。1926年废上林土县及下旺、旧城两土司,以其辖地和恩隆县部分区域合置。治驮用(今广西平果县西
全称应为广宁前屯卫中前千户所城。明《辽东志》卷2:中前所城“周围二里二百六十九步,高三丈,池深一丈,阔二丈,周围四里三百步,南门一座,宣德三年指挥叶兴建”。《清一统志·锦州府二》:中前所城“在宁远州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