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渠县

巴渠县

①南朝宋置,属巴渠郡。治所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下八乡(下八庙场)。《寰宇记》卷137巴渠县:“以境在巴州宕渠内,故为巴渠县。”隋开皇初废。唐永泰元年(765)复置,属通州。太和三年(829)属开州,四年(830)又属通州。宋属达州。《元史·杨文安传》:中统三年(1262),“军于巴渠”。即此。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废。

②南朝宋武帝时置,属巴东郡。治所在今四川开县东北大进镇。《水经·江水注》:清水“源出西北巴渠县东北巴岭南獠中,即巴渠水也”。县取巴渠水为名。北周天和元年(566)改为万世县。


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重庆市开县东北。属巴东郡。隋开皇初废。唐永泰元年(765年)复析石鼓县置。属通州。太和三年(829年)属开州。次年属达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废入达州。


猜你喜欢

  • 良田屯堡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保安州。在今河北怀来县(沙城)西北良田屯村。

  • 北寨村

    在今山东沂南县西四里。该地发现汉墓,有画像石四十二块,分七十二幅,内容为攻战、祭祀、宫乐、百戏、奇禽异兽等,弥足珍贵。

  • 无字碑

    在今陕西乾县北、唐乾陵正南御道东侧。通高7.53米。碑身正、背面均无文字。宋、金之后,游人始于碑上题刻文字,南面三十二段,北面十段,共四十二段。最著名的当为“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不仅保存完整,

  • 鄣公山

    即率山。又名张公山。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南一百六十里,接江西婺源县界。《清一统志·徽州府》: 率山 “在婺源县西北,接江西浮梁县界。一名大鄣山,又名张公山。脉由五岭而北,重冈复岭,周百余里,高千四百余仞。

  • 葛砧山

    在今四川会理县东南八里。《明一统志》卷74四川行都司会川卫: 葛砧山 “上产石青,有四色”。

  • 木赖山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境。一说在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周书·突厥传》:西魏废帝二年(553),“科罗号乙息记可汗,又破(邓)叔子于沃野北木赖山”。古山名。《北史·突厥传》作赖山。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

  • 南梁州

    ①南朝梁改北梁州置,治所在西城县 (今陕西安康市西北四里汉水北岸)。西魏废帝元年(552) 改置东梁州。②南朝梁天监八年 (509) 置,与北巴州同置一处,称南梁、北巴州。治所在北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

  • 织金城

    明洪武间筑,即今贵州织金县。《方舆纪要》 卷123附水西宣慰司: 织金城 “在水西西北。地深阻,夷人以为险巢。天启三年,黔抚王三善逼大方,安邦彦窜人织金,既而三善为降贼所诱,师陷,邦彦遂复炽”。即今贵

  • 常遇春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外紫金山西麓白马村。常遇春 (1330—1369),字伯仁,怀远 (今属安徽) 人。明初名将。洪武二年 (1369) 病卒,追封开平王,谥忠武,赐葬于此。墓碑系清同治十年(1871

  • 安丰县

    ①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西汉属六安国。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属安丰郡。东晋末徙废。②东晋侨置,属安丰侨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朝宋属寻阳郡。南齐废。③东晋末置,南朝宋为安丰郡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