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城湖
在今江苏昆山市西北二十里,西通阳澄湖。《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巴城湖,“《志》云:其地有古巴城,又有巴王冢,湖因以名。西接包湖,东连雉城湖,今包湖、雉城湖大抵为平陆”。
在今江苏昆山市西北二十里,西通阳澄湖。《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巴城湖,“《志》云:其地有古巴城,又有巴王冢,湖因以名。西接包湖,东连雉城湖,今包湖、雉城湖大抵为平陆”。
在今山西静乐县城东。《清一统志·忻州》:岑峰山“在静乐县治东五十步,冈峦延亘,城之东北隅跨其上”。
南宋端平间置,属宁化县。即今福建宁化县南石牛。《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宁化县:石牛驿在“县南七十里。以傍有石牛而名”。为通往长汀县的交通要道。清雍正十二年(1734)驿废,改置石牛巡司于此,并兼理驿务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威州置,属广平府。治所在今河北威县。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994平方千米。人口53.6万。辖5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洺州镇
①唐置,为羁縻思明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后废。②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嶂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南雄路置,属广东布政使司。治所在保昌县 (今广东南雄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南雄、始兴二县地。清嘉庆十一年 (1806)改为南雄直隶州,十六年 (1811) 复升为南雄府,十七
①在今山西黎城县北。源于源庄乡源泉村西南。东流河北涉县境内入清漳河。《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玉泉水在“黎城县西北五十里。山下有石窍三,泉喷涌而出。合为一川,入河南涉县界,注清漳”。②在今湖北当阳市西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驻地通辽市。本辽源县地, 1914年置通辽镇。1918年升为通辽县。1951年设通辽市。“白音太来”或说为蒙古语“巴彦他拉”的转音,意为富饶的甸子。
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青铜峡市东北叶升镇。洪武九年(1376)副将叶升筑堡,因名。
1913年置,属福建省。治龙岩县(今福建龙岩市)。辖境约当今福建宁化、明溪、清流、连城、漳平、华安、长泰、龙海以西地区。1914年改为汀漳道。1913年2月以清末汀漳龙道区域置,治龙溪县(今福建漳州市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礼山“在县东八十里。梁礼山县盖置于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