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仆山
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岜仆山“有岩可容数百人。旧为夷贼渊薮,设县以来,稍稍敛迹”。《清一统志·南宁府一》:岜仆山,“《郡志》作岜幞山。上一石突出,似幞头,故名”。
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岜仆山“有岩可容数百人。旧为夷贼渊薮,设县以来,稍稍敛迹”。《清一统志·南宁府一》:岜仆山,“《郡志》作岜幞山。上一石突出,似幞头,故名”。
即东苑,或梁苑。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水经·睢水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菁菁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即“芒竹”。
又作洋卓云错海。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程站》: 曲水至白地,由甘坝山 “下山,沿洋卓雍错海岸纡折而行,柴草稀少,沙路平坦,五十里至白地”。
今四川乐山市城内之老霄顶。《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 高标山 “一名高望山。古备城库之基,即今万景山。府之主山,巍然高峙,万象在前,烟朝月夕,其景无尽”。北宋宣和中建万景楼于上。
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八十六里。宋《咸淳临安志》卷36余杭县:仇溪“有二源:一出临安高陆山,东流八十六里至仇山之北;一出本县独松岭,东流八十里一百步至仇山,合流而东行十二里一百步,又合苕溪。以二水合流处有仇
又作嵩厦或嵩下。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里崧厦镇。清光绪 《上虞县志》 卷18引 《万历志》: 嵩城市 “在县 (旧治丰惠镇) 西北六十里”。
在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幼发拉底河西岸之库法。大食哈里发欧默尔于公元638年建。曾为大食首都。唐杜环《经行记》:“大食一名亚俱罗,其大食王号墓门都。”元代译作“苦法”,见《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在今新疆叶城县东南。《清一统志·叶尔羌》:贝拉“在哈尔噶里克东南六十里”。
又名旧市镇。即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本章安县地,东汉建安四年(199)置松阳县,设治于此。唐贞元中迁治紫荆村,即今松阳县治。(1)在浙江省松阳县北部、松阴溪畔。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 2.2
在今北京故宫午门内。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初名奉天门,嘉靖年间改名皇极门。清顺治四年(1647)重建,随殿易名太和门。光绪十四年(1888)焚于火,后重建。
①在今广东顺德市西龙山村,西接南海市界。清咸丰《顺德县志》卷5:津渡有“龙山”。②即今广西贵港市北中里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北有龙山墟。民国《贵县志》卷1:龙山墟“在县北三十里北山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