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山岛
在辽宁南部黄海中。即今辽宁长海县东南小长山岛,岛上有小长山乡。明《辽东志》卷1:小长山岛“去(金州卫)城二百六十里”。《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大山岛”条下:“又东南十里有小长山岛。”
在辽宁南部黄海中。即今辽宁长海县东南小长山岛,岛上有小长山乡。明《辽东志》卷1:小长山岛“去(金州卫)城二百六十里”。《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大山岛”条下:“又东南十里有小长山岛。”
金末蒲鲜万奴东夏(又作东真)国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附近。元太宗五年(1233)移治建州故城北石墩寨(即今黑龙江东宁县东南五里大古城)。七年(1235)移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辖境西
北宋大观三年(1109)置,为纯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打鼓镇东北古纯村。宣和三年(1121)改为九支城。古县名。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西南九支镇。为纯州治。宣和三年(11
在今山东宁津县西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13宁津卫:安州砦“有前、后两砦。相传五代初屯兵处”。
隋大业八年 (612) 置,属下邳郡。治所即今江苏泗洪县西北重冈乡。《寰宇记》 卷16临淮县: “南重冈城,亦隋重冈县地也。……缘重冈山为名。” 隋末废。古县名。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江苏省泗
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周书·武帝纪》:北周建德五年(576),“柱国宇文盛步骑一万守汾水关”。在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汾水上,故名。北周建德五年(576年),武帝伐齐,以柱国宇文盛守汾水关,即此。
即今西藏穷结县。唐杜佑《通典·边防·吐蕃》:“隋开皇中,其主论赞率弄赞都牂牁西疋播城已五十年矣。”
①一名沙头市。即今湖北荆沙市。南宋陆游《入蜀记》:“过白湖,渺然无津。抛江, 至井子铺……日入,泊沙市。”即此。范成大《吴船录》卷下:“至荆南之沙头,宿沙头。一名沙市。”《宋史·河渠志》:“沙市,地本
即今甘肃武都县城西侧旧城山。《元和志》卷39武州:“后魏平仇池,于仙陵山东置武都镇,宣武帝于镇城复置武都郡,废帝改置武州。”
北周置,属多业县。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瓦子堡。隋开皇三年 (583) 置隆龛镇。
商代帝乙、帝辛 (纣) 别都。即今河南淇县。西周为卫国都。春秋属晋。《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齐侯伐晋,取朝歌”。战国为魏邑。《史记·魏世家》: 景湣王二年 (前241),“秦拔我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