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凌河

小凌河

一名小灵河。在今辽宁西部。《辽史·地理志》:兴中府有小灵河。元代易灵为凌。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2引《元一统志》:“小凌河在兴中州南一百五十里。”《满洲源流考》卷15:小凌河“在锦县(今锦州市)东。源出土默特右翼明安喀喇山,蒙古名明安河,由松岭门西入边,南流至唐家台西入海”。支流有女儿河、哈喇河。


又称唐就水、小灵河。元代始称小凌河。《辽史·地理志》:“兴中府有小灵河。”《大元大一统志》:“小凌河,在兴中州南一百五十里。”以塞外寒河凌冻之意,又区别大凌河而名。在辽宁省西部。源出松岭安喀喇山,曲折东流,经锦州市汇女儿河后在凌海市南部入辽东湾。长206千米,流域面积5475平方千米。有北小河、女儿河、良图沟河等支流。建有元宝山水库。


猜你喜欢

  • 烈山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析广平县置,属恭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广德后废。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西北。属恭州。唐广德年间地入吐蕃。

  • 贵县

    明洪武三年 (1370) 降贵州置,属浔州府。治所即今广西贵港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西卷: 贵县 “以宜贵山名也。宜贵山在县北,故又名北山”。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古旧县名

  • 石洞峡

    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北之铜锣峡。《寰宇记》卷136巴县:“(渝)州东北二十里有石洞峡,即先主置关之所,东西长约二里。”

  • 黄升镇

    即今山东沾化县西南三十二里黄升乡。清光绪 《沾化县志》 卷3有黄升镇。

  • 招信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招信军置,治所在盱眙县 (今江苏盱眙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盱眙及安徽天长、五河、明光等县市地。十五年 (1278) 改为临淮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招信军置,治盱眙

  • 白米堰

    ①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9萧县“朱珊泊”条下:白米堰“源出县东南五十里白米山下,导流西北,为灌溉之利”。《清一统志·徐州府二》:“白米泉源出白米山,西北流迂回二十里,入县南五里之双桥

  • 慢水寨

    北宋初置,属辰州。在今湖南沅陵县西。熙宁七年 (1074) 废。《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会溪镇砦” 条下: 慢水寨,“ 《志》 云: 慢水即酉溪别名也”。

  • 严公台

    在今安徽广德县西。《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严公台在州西。唐大顺二年,贼帅孙儒攻杨行密于宣州,屯广德,行密将陶雅破儒前锋,屯严公台,即此。”

  • 东佳山

    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德安县:东佳山“在县西北八十里。上有白石岩,其下为紫岩,中有泉石潭洞,深窈奇胜,凡数十里”。

  • 峰山镇

    一名峰山矶镇。在今江西彭泽县西南三里。明正统十一年 (1446) 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