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置,属方城县。在今河南方城县西南。
在今湖南浏阳市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80浏阳县:九溪洞“上合下开,路通往来,有九水绕流其前”。
唐方镇名。光化元年(898)改宁塞军置,治所在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东)。五代梁改名忠义军。唐方镇名。唐光化元年(898年)以宁塞军改名,治延州(今延安市)。领延、丹、鄜三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志丹、子长二
西汉高祖十一年 (前196) 改东垣县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武帝元鼎四年 (前113) 为真定国治。东汉属常山国。三国魏、晋为常山郡治。北魏属常山郡。隋为恒山郡治。唐武德四年 (62
侯国、古县名。西汉初为侯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南。《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召欧为广侯,即此。至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侯嘉死,无后,国除为县。又《王子侯表下》:竟宁元
北宋置,属穰县。即今河南镇平县治。
亦名都狼岭。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7永宁州: 都狼山在 “州北六十里。亦曰都狼岭。唐末黄巢寇岭南,溪洞蛮应之,逼桂林城。守将于向引兵与贼战于都狼山,连挫其锋,逐利深入,大战于洛阳陂,
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小口村。《清一统志·泽州府》:小口“在凤台县(今晋城市)南九十里碗子城西。由西梁别径入山,至星轺驿南十三里会大道”。又引《山西通志》曰:“隋大业中,上登太行山,别开道九十里,以达河内御
①在今河北平山县东。《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三月,“李克用、王处存合兵攻王镕,癸丑,拔天长镇”。胡三省注:“天长镇,在滹沱河东。”即此。②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三十里城关镇。《资治通鉴》:唐景福
又作伊通边门。清置,为柳条边门之一。故址在今吉林长春市南。《清一统志·吉林二》:伊屯边门“在吉林城西北二百八十里。东距法特哈边门一百七十七里,旧设有官兵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