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瞳龙国
亦作奔陁浪、宾陀罗、宾头狼、宾同陇、宾瞳胧、宾陁陵、宾童龙。故址在今越南中部之藩朗。为古代中西海上交通之要地。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宾瞳龙国,地主首饰衣服与占城同。以葵盖屋,木作栅护,岁贡方物于占城。……雍熙四年,同大食国来贡方物。”
亦作奔陁浪、宾陀罗、宾头狼、宾同陇、宾瞳胧、宾陁陵、宾童龙。故址在今越南中部之藩朗。为古代中西海上交通之要地。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宾瞳龙国,地主首饰衣服与占城同。以葵盖屋,木作栅护,岁贡方物于占城。……雍熙四年,同大食国来贡方物。”
北宋置,属潾山县。即今四川大竹县东北七十里石桥铺镇。在重庆市渝北区中部。面积75.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船场,人口 2920。清康熙年间建场,以场侧一船形巨石得名。1929年置石船镇
在今湖北浠水县南。《明一统志》 卷61黄州府: 洄澜亭 “在蕲水县南兰溪岸。苏轼游此,见水盘旋,书二字于石壁,后人立亭”。
亦名温秀岭。即今陕西礼泉县北五凤山,为礼泉、乾县和永寿三县界山。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温宿岭 “汉时温宿国人令居此地田牧,因以为名”。
①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马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清远县西北有石马墟。②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北石马镇。明嘉靖《兴宁县志》卷2:“宝山之岐二: 一入程乡; 一达石马。”
唐武德七年 (624) 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十二里洛阴村。贞观元年 (627)废。古县名。唐武德七年(624年)析阳曲县罗阴城置,治今山西省阳曲县东洛阴。属并州。贞观元年(627年)又降为
战国时秦邑,在今陕西汉中市东二里。《战国策·韩策二》: “请道于南郑、蓝田以入攻楚。” 即此。古邑名。(1)战国秦邑。即今陕西省汉中市。《战国策·韩策二》:“请道于南郑、蓝田以入攻楚。”即此。(2)又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昌洛县置,属熊州。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北。大业初省入宜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昌洛县置,治今河南洛宁县西,属洛州。大业初废。
唐渤海国置,号南京。治所在沃州 (今朝鲜咸兴。一说镜城北道镜城或咸镜南道北青)。辖境相当今朝鲜清川江上游以东、龙兴江以北、大川江以西一带。辽废。渤海置,号南京。治沃州(在今朝鲜咸兴,或谓即今咸镜北道镜
在今江西广丰县城南。《舆地纪胜》卷21信州:永丰溪“在永丰县。与上饶江合流”。《清一统志·广信府一》:永丰溪“在广丰县城南。 一名乾封溪, 自福建浦城县之盘亭来,抵双门山,合永平溪,经县东四十五里为杉
战国魏邑,即今山西武乡县西北故城镇。《水经·浊漳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9),“郑取屯留、尚子、涅”。古邑名。战国魏邑。即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故城镇。《古本竹书纪年》:周显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