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宝盖镇

宝盖镇

北宋置,属昌元县。即今四川荣昌县。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卷17荣昌县: “今荣昌,乃古宝盖镇。”


(1)在福建省石狮市中部。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塘边,人口 2300。1993年置镇,以境内宝盖山取名。产甘薯、稻、蔬菜。有服装、鞋、食品、电子、化工、小五金、纺织、塑料等厂。有公路接围禾公路。名胜有宝盖山风景区。(2)在湖南省衡南县东部。面积176.5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宝盖楼,人口 1400。宋末,江西泰和县廖汉依,曾任衡州府台,为处理与耒阳的民事纠纷,前往新事街巡访,路经此地,深感此地景色怡人,便让其后代筑宅定居,后值兵革之乱,廖氏为了保家,在金盆塘兴建了一栋七层楼房,名叫保家楼,后为宝盖楼。1949年10月解放后,乡政府设在宝盖楼,故名宝盖乡。1952年为衡南县六区;1956年撤区并乡,与散市、福全、太益、黄田、车陂、双江乡合并,仍称宝盖乡。1961年调整行政区划,析出原宝盖乡域立一社,后称宝盖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置镇。产稻、茶叶、油茶、油菜籽、葵扇,无核西瓜和蜜橘享有盛名。按宝公路支线贯穿全境。


猜你喜欢

  • 木门寨

    北宋置,属观州。在今广西南丹县东。

  • 书案山

    在今云南大姚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6大姚县:书案山“在县东北百五十里。山形如几案,大姚河出焉”。

  • 炭山堡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九十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炭山堡 “城周一百二十丈,迤南隘口有五,今设把总”。集镇名。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北部、祁连山麓。金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00。历为兵防要地,盛产煤

  • 平川驿

    ①唐置,在今陕西太白县附近。②明置,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平川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边防记》盐井卫:“禄马堡十里为绍兴堡, 又五里为平川驿, 五里为杭州堡。”

  • 理公岩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宋 《淳祐临安志》 卷8: 理公岩,“陆羽记云: 晋慧理宴息于下”,故名。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10: “青林洞一名理公岩。岩扉深杳,寒栗侵肌,暑游最快。”

  • 石灰山关

    明初置,在今江苏南京市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石灰山关“在幕府山北”。

  • 平明县

    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东北部。东汉废。

  • 中阿坝墨仓寨

    即今四川阿坝县(中阿坝)。清雍正元年(1723)置中阿坝墨仓寨土千户。

  • 栗林寨

    在今甘肃岷县南。《明一统志》 卷37岷州卫: 栗林寨 “在卫城南一十五里”。设置年代不详。在今甘肃省岷县南。清时属岷州。

  • 西布江屯

    亦作西步江。即古斐优城。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7珲春城:“西南距城二十里西布江屯。俗呼高丽城,吉、朝通商局靖边防军驻此。有图们江官渡口通朝鲜庆源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