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龙县

安龙县

1931年改南笼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


在贵州省南部,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2231 平方千米。人口42.5万,有汉、布依、苗、彝、回、仡佬、黎等族。辖11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安镇。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称安隆洞。元普安路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安笼千户所(治今县城)、安南千户所(治今普安县北),隶普安卫。正统十年(1445年)徙安南千户所于罗渭江(兴仁县罗渭村)。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南明永历帝入居安笼,置安笼府,暂作行都。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废府,复为安笼所。康熙元年(1662年)裁安南所并入安笼所。二十五年改置南笼厅,以安南、安笼各取一字命名,隶安顺府。雍正五年(1727年)升厅置南笼府,为府治。嘉庆二年(1797年)更名兴义府。1913年废府,以府附郭地置南笼县,属黔西道(1914年改贵西道)。1928年直属贵州省。1931年更名安龙县。1949年属兴仁专区,1952年属兴义专区,1956年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册亨县并入,属安顺专区。1961年析出册亨县。1963年复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65年撤县改置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兴义专区。1981年撤销自治县,复名安龙县,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黔西南山原丘陵地带。境内河流明暗交错,地表河水汇入南盘江和大田河多注入落水洞。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等。矿产有金、煤、硫铁、水晶、汞、冰洲石等。有冶炼、发电、制茶、皮革加工等业。南盘江河谷盛产甘蔗、香蕉、芭蕉、黄果、木棉。兴安、八江公路交会于此。名胜古迹有招堤风景名胜区、铜鼓山古文化遗址、龙广观音洞古文化遗址、明十八先生墓、温家坡“古牂柯”摩崖等。


猜你喜欢

  • 特克斯

    在今新疆昭苏县西南特克斯河南。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4: 特克斯台 “在特克斯河南岸,距霍诺海台一百里,白霍诺海台西南行,过大霍诺海水……至特克斯河北岸,渡河即特克斯台”。

  • 化稍营

    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北九十里化稍营镇。清乾隆《宣化府志》卷10宣化县:南路有化稍营。同治《畿辅通志》卷52宣化县图:西南有华稍营,驻巡检。

  • 肥水堰

    南齐建。在今安徽寿县城外西北角,东淝河南侧。《南齐书· 垣崇祖传》: 建元二年(480),北魏攻寿春,崇祖 “乃于城西北立堰塞肥水,堰北起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即此。在今安徽省寿县东北。南朝

  • 大阳

    即上阳。在今河南三门峡市。《汉书·地理志》 陕县:“北虢在大阳。”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因处大河之阳,故名。晋败茅戎于大阳,即此。

  • 石楼山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南。《方舆纪要》卷43沁水县:“石楼山在县城南, 山下有濯缨泉,流入杏谷水。”《清一统志·泽州府》:石楼山“在沁水县西南里许,俯瞰县城, 山石崚嶒,望之若楼台状”。②又名通天山。在今山

  • 狄城

    亦名荻丘、狄丘、荻城。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八十里小甸镇南筑城铺。《水经·肥水注》:“肥水自荻丘,北径成德县故城西。”《梁书·裴邃传》:南朝梁普通五年(524),率军北伐,“先攻狄丘、甓城、黎浆等城,皆拔之

  • 于阗城

    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魏书·西域传》:于阇国“于阗城东三十里有首拔河, 中出玉石”。

  • 汲郡

    西晋泰始二年(266)置,属司州。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辉县、林州、淇县等市县地。西晋末废。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复置,属相州。治所在枋头(今浚县西南淇门渡

  • 南昌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白州置,治所在博白县 (今广西博白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博白县及陆川县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白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白州置,治博白县(今广西博白县)。辖境同白

  • 幵连口关

    明置,为长城关口之一。在今北京市怀柔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怀柔县:幵连口关“在县北,黄花镇东第十一关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