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溪
在今福建建瓯市东百里。《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安泰溪“源出古田县……下流入于东溪”。
在今福建建瓯市东百里。《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安泰溪“源出古田县……下流入于东溪”。
北宋置,在今甘肃定西县西北六十里。《宋史·地理志》:会州平西砦“绍圣四年赐名,地本青石峡,属熙河路”。《方舆纪要》卷59安定县:平西砦“明初洪武二年,元故将扩廓袭兰巩境内。三年遣徐达等御之,达至平西,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马希广遣“步军指挥使韩礼将二千人屯杨柳桥,扼栅路”。即此。在今湖南省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楚马希萼攻潭州,军湘西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枋寮乡南士文溪。连横 《台湾通史·疆城志》 凤山县: “率芒溪为凤(山)、恒 (春) 之界。” 《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恒春县: “率芒溪出恒春县北武吉山,合一水,西流入于海。”
春秋吴邑。在今江苏吴县南。《国语·吴语》:“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古邑名。春秋吴邑。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南。《国语·越语上》:越王勾践“是故败吴于囿,又
亦名驾鹤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南。《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紫霄观 “旧名普成。在普成县南一里,倚驾鹤山。晋张陵驾鹤往来是山,今有憩鹤亭”。《方舆纪要》 卷68剑州: 跨鹤山 “在州西南废黄安县治东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南岸葛沽镇。乾隆《天津县志》卷9:“丰财场在葛沽。”盛产海盐。清设盐使于此。
又名蛇骨塔。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北六里,点苍山斜阳峰东麓阳平村旁。唐代南诏时建。传说“段赤城灭蛇治水”,为纪念其为民除害,故建此塔葬尸骨。
辽置,为高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哈拉木头村西土城子古城。《辽史·地理志》 三韩县:“辰韩为扶余,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三国之遗人置县”,因名。金属全州。元废。古县名。辽
亦名麦积山。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八十里麦积乡境,是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从公元四、五世纪的西秦起,历代在山中开凿了许多石窟,为我国大型石窟群之一。《魏书·李焕传》:正始三年(506),秦州主簿
今内蒙古商都县东十八顷乡小河。《清一统志·牧厂》:布敦河“在(正黄等四旗)牧厂西北九十里。源出汉会图拖罗海山南平地,东流入查喜尔图插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