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平镇

安平镇

①即今河北香河县西南安平镇。清于此设把总驻防。

②即张秋镇。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明史·地理志》 东平州东阿县:“张秋镇在西南,弘治二年河决于此。七年十二月塞,赐名安平镇。”

③清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改台湾城置,以郑氏故乡泉州安平镇为名。即今台湾台南市西安平港。咸丰十年(1860)后开为对外通商口岸。

④即今湖南安仁县东南三十八里安平镇。明置巡司于此。


(1)古镇名。(1)在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南。本名张秋镇,因明弘治二年(1489年)河决于此。七年,命刘大夏治之。大夏先治上游,后塞决口九十余丈,筑滚水石坝。功成水大治,更名安平镇。置北河都水郎中治此。(2)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年1月)郑成功收复台湾,于台湾街置安平镇,以郑氏故乡泉州晋江县西南安平镇(今福建晋江市西南安海镇)为名。即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区。咸丰十年(1860年)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2)今镇名。(1)在河北省安平县中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5.8平方千米。人口7.7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平,人口5.6万。自汉代始历为安平郡、国、县治。1953年设城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1987年更今名。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有丝网编织、榨油、建材等厂。为前安铁路终点,保衡、正饶公路经此。(2)在河北省香河县西部。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平,人口 3930。传唐太宗东征驻跸于此,赐名安平。1953年设乡,属通县。1954年划归香河县,1958年并入城关公社。1962年析建安平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印刷、沙发、乐器厂。103国道、夏安公路经此。为解放战争时期“安平事件”发生地。(3)在河南省柘城县西南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平集,人口 3900。传汉已有集,以商贾能平安交易得名。1958年设安平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改镇。主产小麦、玉米等。特产“鸡爪麻花”。有面粉、制砖、机修等厂。为柘城、太康、鹿邑、淮阳四县交界处最大集贸市场。商周公路经此。(4)在湖南省涟源市西北部山区。面积99.8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落水洞,人口 6000。古名落水洞,1946年在此创办安平铁厂,取“生产安平”之意,镇因厂名。1956年建梅塘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设安平镇。产稻、花生、茶叶。矿产有煤炭、铁矿石。有煤矿、铁矿和水泥、农机、农副产品加工等厂。省属湘中机械厂驻此。设有圩场,为县西北部重要集市。涟古公路经此。(5)在湖南省安仁县中部偏东。面积220.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平司,人口1.5万。以其地处安平河入永乐江口得名。宋置安平镇,明设安平巡检司,称安平司。1949年属安仁县第三区,1952年属第五区。1956年设安平乡。1958年属先锋公社,1961年析置安平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置镇。主产稻,并产柑橘、烤烟、茶叶。有农具、茶叶、大米、木制品加工、水泥电杆等厂。设有圩场。有公路与平安公路相接。(6)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北部。面积158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太平街,人口 1020。以“安定太平”意得名。1952年属岑溪县八区,1958年属太阳公社,1959年属糯垌公社,1961年改区。1968年置太平公社,1982年因地区重名改安平公社。1984年改乡,1984年置镇。产稻、木薯、红薯、八角、玉桂、柑橙、松等。有农机、造纸、酿酒、爆竹、木材加工等厂。为农贸集市。207国道经此。(7)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中部偏西。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平,人口 1180。取“安居乐业,太平生息”之意,故名。1949年为太平乡,属南充县。1958年改太平公社,1981年更名安平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置镇。1992年巨石乡并入。1993年改属嘉陵区。盛产柑橘、蚕茧、黄麻。有农机、机械、酿酒等厂。通公路。


猜你喜欢

  • 如江县

    北宋置,属羁縻兰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六十里。后废。古县名。北宋崇宁中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东。属兰州。后废。

  • 东方镇

    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南东方镇。1952年于此置东方县。1959年迁治八所镇。在浙江省缙云县北部,邻永康市。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胪膛,人口 4330。以境内东方畈得名。解放

  • 长箱城

    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十六里老城镇。《元和志》卷8许州长葛县:长箱城,“东魏武定五年,清河王高岳率众围西魏将王思政于颍川,因筑此城。初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隋置长葛县于此。

  • 托多克

    即今新疆精河县东托托乡。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库尔喀喇乌苏:托多克台“西至噶顺腰台七十里”。

  • 仙泉井盐课司

    明置,在今四川仁寿县南。《方舆纪要》卷67仁寿县:盐井,“《志》云:府境有盐井大小不一,惟仁寿及简州所出至多,民资其利。有仙泉井盐课司,在治南半里”。

  • 邟县

    西汉元始四年(4)改周承休县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东。《说文》:“邟,颍川县。”即此。东汉建武二年(26),复改为周承休县。十三年(37),废为邟乡。

  • 危渡口

    即凌消村。在今河北深州市县东北四十里,古滹沱河南岸,今名西凌霄。《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为赤眉所迫,南驰“至呼沱河,无船,适遇冰合得过,未毕数车而陷”。李贤注“即光武所渡处,今俗犹谓之危渡口”。

  • 毕拉尔河卡伦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额尔古纳河东岸毕拉尔河村。

  • 承匡山

    “承雀山” 之讹。即凫山。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五十二里。《寰宇记》 卷14、《元丰九域志》卷1均作 “承匡山”。

  • 卑南大溪

    在今台湾省台东县北。源出县西北中央山脉南段关山东坡,东流折而南,至台东县东北入太平洋。《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 “卑南大溪出州西南新武洛社,合三水东南流入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