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北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

①唐会昌五年(845)改单于都护府置,治所在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敖陶窑村古城)。五代地入契丹,废。

②唐总章二年(669)改翰海都护府置,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西岸,杭爱山东端。统碛北铁勒诸部府州,辖境相当今蒙古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垂拱二年(686)移治漠南,治所多次迁徙,初在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西安城(今甘肃民乐县西北);后移云中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开元、天宝时又移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横塞军(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北阴山北麓)、天安军(后改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至德中改为镇北都护府。建中时废。


唐都护府之一。(1)总章二年(669年)以瀚海都护府改名,治回纥部落(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下游西岸哈剌巴剌哈孙)。统领碛北铁勒诸部各羁縻府州。辖境约当今蒙古国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垂拱三年(687年)或四年平碛北同罗、仆骨诸部,侨治于居延海南之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哈拉浩特古城),招纳归降。寻又移治西安城(今甘肃民乐县西北)。武周圣历元年(698年)移治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管辖河套东北及套内突厥、铁勒诸部羁縻府州。唐景龙二年(708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东、中、西三受降城于黄河北岸津要,又移治西受降城(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以抚宁北边。开元二年(714年)移治中受降城(今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管领河套中部迤西铁勒、突厥诸部羁縻府州。天宝八载(749年)移治横塞军(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拉特后旗东南阴山南麓),十四载徙治天德军(今乌拉特前旗东北阿拉奔北古城)。至德二载(757年)改称镇北都护府。乾元元年(758年)后,军马权居于永清栅(今乌拉特前旗东北古城),又移治于西受降城。兴元元年(784年)废。(2)会昌三年(843年)或五年改单于都护府置。五代初地入契丹,废。


猜你喜欢

  • 太庙

    在今北京市天安门东侧。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祖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嘉靖、万历和清顺治、乾隆时多次重修,但仍保存明代建筑风格。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北京市人民文化宫。1988年

  • 善因寺

    俗称西大仓。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城北三里。东北距汇宗寺里许,俗呼新庙。清雍正九年 (1731),敕仿西藏达赖喇嘛所居都岗之式建置,以居章佳胡土克图。制作工艺,为蒙古诸寺第一。

  • 驿马城

    在今江苏东海县南。《南齐书·张冲传》:建武二年 (495),北魏攻义阳,“冲遣军主桑系祖由渣口攻拔虏建陵、驿马、厚生三城,多所杀获”。《方舆纪要》 卷22沭阳县 “厚丘城” 条下: “驿马城或曰在厚生

  • 玉泉寺

    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南玉泉山东麓。隋开皇中建。《舆地纪胜》卷78荆门军:玉泉寺“在当阳县西南二十里。山曰玉泉山。陈光大中,浮屠知觊自天台飞锡来此山,寺雄于一方,殿前有金龟池”。今存大雄宝殿为明代重修。殿前

  • 灵关砦

    北宋于灵关镇置,属卢山县。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20:“灵关镇砦在卢山县界,至县八十里。四面险峻,控带蕃界,今有土兵镇守。”

  • 称心寺

    南朝梁大同三年 (537) 建,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唐宋之问有 《游称心寺》 诗。梁大同三年(537年)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北。

  • 罗城镇

    ①北宋置,属融水县。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②清置,属汾阳县。在今山西汾阳县东北十七里罗城村。(1)在江西省万载县东北部。面积156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罗城街,人口 2120。自三国

  • 淮南路

    北宋初置,治所在楚州 (今江苏淮安市)。太平兴国元年 (976) 析为东西两路。至道三年(997) 复合为淮南路。治平中移治扬州 (今扬州市)。辖境南至长江,东至海,西至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等县,北逾

  • 平阴津

    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汉书·高帝纪》:汉王二年(前205),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即此。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为黄河重要渡口之一。《汉书·高帝纪》: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王“南

  • 里亭县

    即默亭县。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南大湾乡瓦亭村。《魏书·地理志》 作里亭县。王仲荦《北周地理志》指出“里”为“默”之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