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化县

宁化县

①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置,为海昌郡治。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隋开皇十年(590)废。

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化县置,属顺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大业三年(607)废。

③唐天宝元年(742)改黄连县为宁化县,属临汀郡。治所在黄连镇(今福建宁化县东五里)。乾元元年(758)属汀州。五代唐同光元年(923)移竹篠窝,即今治。明嘉靖《汀州府志》卷1:宁化“原有黄连镇,后升为县,仍旧名。后又更名宁化,欲使斯民安于王化,故名”。元属汀州路。明、清属汀州府。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1914年属汀漳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宋时地产银铁。

④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属岚州。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八十八里宁化乡。六年(981)为宁化军治。熙宁三年(1070)废, 元祐元年(1086)复置宁化县,崇宁三年(1104)废为镇。金复置宁化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为宁化州治。元太祖十六年(1221)废。

⑤1931年1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治所在淮土(今福建宁化县西南淮土乡)。后迁宁化县城。1934年10月废。


(1)古县名。(1)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置,治今广东省高州市东北。为海昌郡治。隋开皇十年(590年)废。(2)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置,治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宁化。为宁化军治。熙宁三年(1070年)省。元祐元年(1086年)复为县。崇宁三年(1104年)省县为镇。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又复置县,二十二年为宁化州治所。蒙古太祖十六年(1221年)并入管州。(2)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1年11月置,治淮土(今福建宁化县城南),后迁宁化县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3)今县名。在福建省西部、九龙溪上游,邻接江西省。属三明市。面积 2381 平方千米。人口34.6万。辖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翠江镇。本沙县地。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置黄连县(一说二十四年,又说武德初),以地有黄连洞为名。治今城郊高堑村江下,属汀州。天宝元年(742年)取“宁靖归化”之意改名宁化县,属临汀郡(乾元元年复为汀州)。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王闽迁今治。元属汀州路。明、清属汀州府。1913年属西路道(1914年改称汀漳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30—1934年曾为中共苏区,曾建宁化、澎湃、泉上等县苏维埃政府。1949年属第七专区(1950年改称永安专区)。1956年改属龙岩专区。1960年清流县撤销,与宁化县合并称清宁县。1961年复分置,仍为宁化县。1962年改属三明市(1963年改称三明专区,1971年改称三明地区)。1983年属三明市。地处武夷山中段,九龙溪斜贯。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为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特产薏米、香菇、辣椒干、延祥茶。森林覆盖率63%,以松、杉、竹为主。有电力、水泥、松香、化肥、造纸、针织等厂。有钨、锡、石灰石和煤矿。福五、建文公路和沙溪航道经此。为清书画家黄慎、伊秉绶故里,当代学者郭沫若祖籍地。名胜有天鹅洞和天然湖龙王潭。


猜你喜欢

  • 王弄里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六十六里老回龙。清代以原王弄山长官司地置,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

  • 新竹线

    或称台湾铁路新竹线。从今台湾新竹市至竹东镇,长16.6公里。1946年动工修建,1947年建成。

  • 高鸡泊

    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南。《资治通鉴》: 隋大业七年 (611),窦建德 “乃集无赖少年数百人,使(孙) 安祖将之,入高鸡泊中为群盗”。在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隋时为宽广数百里、芦苇丛生的大泽。大业七年(61

  • 茅亭

    在今河南获嘉县东北二十五里。《左传》: 隐公十一年 (前712),王 “与郑人苏忿生之田” 有“��茅”。 杜注: “在修武县北。” 《史记·魏世家》:“秦固有怀、茅。”

  • 明江

    即今广西西南左江上游明江河。《明一统志》卷85思明府: 明江 “源出十万山。流绕府治南,又北流一百八十里入龙州龙江”。左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源自上思县和防城港市交界处的十万大山,自东转北再

  • 章凤街

    即今云南陇川县西南四十八里章凤镇。民国间为陇川设治局春冬二季驻地。傣语 “章” 为大象,“凤” 系 “荒” 的音变,为吼叫,意即象吼叫的地方。

  • 夷牢山

    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舆地纪胜》卷163叙州:夷牢山“在宣化南山之阳。二苏有《过宜宾见夷牢乱山》诗,即今之宣化界也”。《清一统志·叙州府一》:夷牢山,“《旧志》:夷牢山在宜宾西南(北)一百四十里。夷人

  • 伐木山

    在今贵州六枝特区东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伐木山在“(西堡长官)司南六十里。山高箐深,多材木”。

  • 浙江市

    南宋置,在今浙江杭州市南钱塘江北岸。咸淳 《临安志》 卷19 《市》: “浙江市,去 (钱塘)县十一里。”

  • 下店

    一作夏店。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南四十四里夏店镇。旧属黄陂县。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黄陂县北有下店。1933年划归礼山县。1952年划归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