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威信县

威信县

1934年改威信设治局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威信县。


在云南省东北隅,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属昭通市。面积1416平方千米。人口40万。辖2镇、9乡(含1苗族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扎西镇。清镇雄州于威信置州判,治所先于卫靖司(今新街行政村),后迁至长官司(今旧城镇),“威信一名始此”,即取“声威信誉”,“宣威立信于民”之意而得名。南诏、大理时系芒部领域。元属芒部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芒部府,次年由云南布政司改隶四川布政司。嘉靖三年(1524年)置威信长官司;五年属镇雄军民府。清属镇雄直隶州,置威信州判驻防。民国初年置威信行政区,1913年置威信行政委员(驻旧城),直属云南省。1921年迁驻扎西。1931年改威信设治局,1936年改置县。1950年县治迁今址,直隶昭通专区。1970年属昭通地区,2001年属昭通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北缘之间的过渡地带,属山地间丘陵地貌。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富林木。农产以玉米、马铃薯、稻、小麦、花生为主,并产烤烟、油菜籽、柑橘等。工业有建材、酿酒、电石、硫化工、缫丝、服装、印刷等。猫谢公路经过县城。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观斗山群雕祠庙、天台山溶洞、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会址、扎西红军烈士陵园、两合岩、花房子等。


猜你喜欢

  • 任山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南三十里。唐有任山馆。自宿州趋徐州,必度睢水,逾任山,为往来通道。《资治通鉴》:唐咸通九年(868),“初,朝廷闻庞勋自任山还趣宿州,遣高品康道伟赍敕书抚慰之。十一月,道伟至彭城,勋出

  • 龙游县

    ①隋开皇十年(590)改青衣县置,为嘉州治。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元和志》卷31龙游县:“以隋将伐陈,理舟舰于此,有龙见江水,引军而前,故名县。”大业三年(607)为眉山郡治。唐武德初复为嘉州治。天宝

  • 容管

    唐方镇名。容州管内经略使的简称。天宝十四载 (755) 置,治容州 (治今广西北流县,元和中徙治今广西容县)。领容、辩、白、牢、绣、禺、汤、义、岩、党、窦、廉、郁林、平琴等十四州。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

  • 海宁卫

    在今浙江海盐县治。《方舆纪要》 卷91:海宁卫 “在海盐县治西,洪武十七年建,辖左、右、中、前四所及澉 (浦)、乍 (浦) 二所”。

  • 北峡关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舆地纪胜》卷45庐州:北峡关“在舒城县南四十五里。关南属安庆府。关门楼堞修砌悉备,官兵守把,为入蕲黄之要地”。在今安徽省舒城县南,与桐城市接界。

  • 小坪

    即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东旧城村。明天顺六年(1462)连山县徙治于此。

  • 泰昌县

    西晋太康初置,属建平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水经· 江水注》: 巫溪水 “又南径建平郡泰昌县南”。北周改为建昌县。古县名。晋初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大昌镇。属建平郡。北周时改大昌

  • 白头关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百里。《方舆纪要》卷22安东县引《舆程记》:“由县东北三十里至金城镇,又四十里为对江口,又三十里为白头关,由陆路趣海州之道也。”

  • ①群蛮国。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左传》: 文公十六年 (前611),“庸人帅群蛮以叛楚,……楚人……使庐戢黎侵庸……七遇皆北,唯裨、倏、鱼人实逐之”。《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鱼复县故城南,

  • 八刺撒浑

    亦作巴拉沙衮、巴剌沙衮,又名虎思斡耳朵。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布拉纳古城遗址。朱外尼《世界征服者史》 上册:“菊儿汗进抵八剌撒浑,登上那不费他分文的宝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