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尤
二水名。《左传》: 昭公二十年 (前522),晏子曰: “聊、摄以东,姑、尤以西。” 杜注: “姑尤,齐东界也。姑水、尤水皆在城阳郡东南入海。” 元于钦 《齐乘》 卷2: 姑尤水,“今按沽水有二: 曰大沽河,出黄县南蹲狗山; 曰小沽河,出莱州南马鞍山,二水俱南流,径胶水县东南朱毛城东乃相合,通名为沽河,至胶州东南入海。沽水起北海至南海,行三百余里,绝齐东界,故曰沽尤以西。尤即小沽河耳”。
二水名。《左传》: 昭公二十年 (前522),晏子曰: “聊、摄以东,姑、尤以西。” 杜注: “姑尤,齐东界也。姑水、尤水皆在城阳郡东南入海。” 元于钦 《齐乘》 卷2: 姑尤水,“今按沽水有二: 曰大沽河,出黄县南蹲狗山; 曰小沽河,出莱州南马鞍山,二水俱南流,径胶水县东南朱毛城东乃相合,通名为沽河,至胶州东南入海。沽水起北海至南海,行三百余里,绝齐东界,故曰沽尤以西。尤即小沽河耳”。
春秋许地。在今河南许昌县境。《左传》:成公四年 (前587),“郑伯伐许,取鉏任、泠敦之田”。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南。《清一统志·太平府》:古望山“在明江厅(治今明江镇)南五里。高百余丈,山岭平广,四旁泉流,极目百里。相传汉征交阯,常屯兵于山上”。
即日噶努布宗。今西藏曲水县东北聂当。1960年并入曲水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曲水县聂当。1960年与曲水宗、协荣谿合并,改置曲水县。
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韦洞营“万历七年, 筑城置戍”。
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当在今甘肃洮河流域。东汉废。
即浮山。今山东潍坊市西南二十里之符山。《元丰九域志》 卷1: 潍州北海县 “有浮烟山”。
即今江西南康县北唐江镇。明嘉靖 《南康县志》 卷9有唐江墟。
在今四川铜梁县西。《舆地纪胜》卷159合州:六嬴山“在巴川县西二十里。相传昔人御寇于此,六战皆捷,故名”。《方舆纪要》卷69铜梁县:六嬴山在“县西三十五里。唐合州刺史赵延之集义兵于此,六战皆嬴,因名”
西汉置,属胶东国。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春秋吴邑。即今安徽利辛县东南三十六里阚疃。《左传》: 昭公六年 (前536),“吴人败其师于房钟”。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