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夷部溪口

夷部溪口

夷部溪入金沙江之口。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新市镇。《元史·地理志》 马湖路:“宋时蛮主屯湖内。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后,立总管府,迁于夷部溪口,濒马湖之南岸创府治。”


猜你喜欢

  • 阔即

    今青海久治县西北。《元史·地理志》 河源附录: “河行昆仑南半日,又四五日,至地名阔即及阔提,二地相属。”

  • 沁阳县

    1913年改河内县置,属河南豫北道。治所即今河南沁阳市。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89年改设沁阳市。旧县名。1913年改河内县置,治今河南省沁阳市址。1989年撤销,改设沁阳市。

  • 古河滩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南古河镇。清康熙《全椒县志》卷3:古河滩“西七十余里”。

  • 北平邑县

    东汉永平八年(65)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后废。古县名。东汉永平八年(65年)置,治今山西省阳高县西南。属代郡。东汉末废。

  • 新丁部

    又名仁地部、仁的部。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五里雨布村。《元史·地理志》 仁德府: “其部曰仲扎溢源,后乌蛮之裔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 元改仁德府

  • 北市

    即隋通远市。为隋唐东都三市之一。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洛水之北。唐仍称为北市。

  • 牡蛎口

    在今山东利津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大清河入海之口。清咸丰五年(1855)大清河为黄河所夺,则黄河由此入海。

  • 陆浑山

    即方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元和志》卷5伊阙县:“陆浑山,俗名方山,在县西五十五里。”《清一统志·河南府一》 “方山”条引《县志》称:“陆浑山有二,俱在嵩县东北。一距县四十里,在伊水之西,春秋时陆浑戎

  • 亚崎

    又作哑齐、大亚齐。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亚齐特区一带(一名哥打拉夜)。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重迦罗”条译作亚崎。

  • 通利江

    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之桃城河。《明史·地理志》 养利州: “北有通利江,至崇善县注于丽江。”《方舆纪要》 卷110养利州: 通利江 “在州北。自龙英州流入境,又西南入崇善县界,合崇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