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寺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二里草市。南朝梁天监中建。又名乾明寺。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诗:“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句自注:“此诗有晋右军书、张僧繇画、孔子洎颜子十哲形像。”《渚宫故事》:荆州天皇寺,“图卢舍那佛像,夜有奇光,发于屋壁;又于柏堂内图孔、颜十哲像。或谓释门之内,何写素王之容,僧繇笑曰:‘吾诚偶然,安知其不利于后也?’及后周灭二教,梁为附庸,荆楚祠宇,莫不拆毁。惟天皇寺有宣尼像,遂为国庠,时人叹其先觉”。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二里草市。南朝梁天监中建。又名乾明寺。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诗:“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句自注:“此诗有晋右军书、张僧繇画、孔子洎颜子十哲形像。”《渚宫故事》:荆州天皇寺,“图卢舍那佛像,夜有奇光,发于屋壁;又于柏堂内图孔、颜十哲像。或谓释门之内,何写素王之容,僧繇笑曰:‘吾诚偶然,安知其不利于后也?’及后周灭二教,梁为附庸,荆楚祠宇,莫不拆毁。惟天皇寺有宣尼像,遂为国庠,时人叹其先觉”。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大桥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清江县东北有大桥墟。集镇名。(1)在安徽省定远县东南部、池河南岸。大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800。因河上曾建有大木板桥得名。有农产品加工、轮窑等厂
唐贞观二年 (628) 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境。十一年 (637) 废入南川县。
即今福建福州市西建新镇。明万历《福州府志》 卷3: 府城西胜业乡有洪塘。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唐县: 神和山 “旧名石河山。居民避兵于此得免,因改今名”。
即今辽宁开原市西八宝屯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清康熙《开原县志》卷上:八宝屯城在“城西三十里。周围一里。南一门”。
即今江苏金湖县东南闵桥镇。旧属高邮县。清嘉庆《高邮州志》卷1有闵家桥义渡。
1913年改独石口厅置,属直隶兴和道。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1915年改名沽源县。旧县名。1913年由独石口厅改置,治今河北省沽源县独石口。1915年改名沽源县,迁治小河子。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南太麻里溪。《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大苗里溪”等“并在州东南,入于海”。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析八沟厅北境置,属直隶。治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乌兰哈达,蒙古语,意为赤峰。四十三年(1778)改为赤峰县。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析八沟厅北境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南。《清一统志·扬州府二》:文选楼,“相传梁昭明太子撰《文选》于此;一云隋曹宪以《文选》教授生徒所居,号文选巷,楼以是得名”。清阮元居此巷,因构楼曰“文选”,用以藏书。②在今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