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砦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铜仁县:天生砦“在府北百二十里。(明)正德八年,官军讨叛苗,入天生砦囤,绝蛮峒水道”。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铜仁县:天生砦“在府北百二十里。(明)正德八年,官军讨叛苗,入天生砦囤,绝蛮峒水道”。
即今江苏灌云县治。《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末,“遂取海州……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清一统志·海州》:大伊镇“在州南六十里。本朝乾隆十二年,移州同于此”。1948年灌
①隋大业四年 (608) 改蔚汾县置,属楼烦郡。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峪口村南。唐武德七年 (624) 改为临津县。②唐武德三年 (620) 改太和县置,为北和州治。治所在今山西临县北二十五里故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析南阳县北部置,属南阳府。治所在南召堡 (今河南南召县东五十六里云阳镇)。清顺治十七年 (1660) 废。雍正十二年 (1734) 复置。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
即今湖南汝城县东北六十五里集龙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桂阳县 (今汝城县) 图: 县东北有集龙塘。
在今青海西宁市南。上有南山寺。《清一统志 ·西宁府一》: 南禅山 “在西宁县西南三里,崖洞有佛像”。
在今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前街。建于唐代。清孙承泽 《春明梦余录》 卷66: “唐悯忠寺建于贞观十九年,太宗悯东征士卒战亡者,收其遗骸葬幽州城西十余里许,为哀忠墓,又于幽州城内建悯忠寺。”安史之乱时曾改名顺
唐贞观中置,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唐 《沙州都督府图经》: “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居此城,亦曰典合城。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唐贞观中以隋之鄯善镇改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车尔臣河南
在今贵州独山县南上司乡西南。《方舆纪要》卷121独山州丰宁长官司:谷劳砦“在司西南。洪武二十六年,顾成讨丰宁叛苗,藩台、谷劳、摇安诸砦皆近司境”。
即今甘肃成县北黄渚镇。明置巡司于此。
(湧)金泉 在今山西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1夏县: 涌金泉在 “县西南十五里,西入安邑之黑龙潭。相传盐池得此水始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