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德军

天德军

唐乾元中改大(天)安军置,属丰州。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阿拉奔古城。后徙西南三里之永济(清)栅。再移治西北一百八十里西受降城(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元和八年(813)西受降城为河水冲毁,次年还治大同川西旧城。辽初废。不久复置,移治永济(清)栅。末年,天祚帝曾亡走至此。金废。


唐天宝十三载(754年)于大同川西筑城,置大安军,次年城成,改名天德军。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阿拉奔北古城,已淹没于乌梁素海。为安北都护府(至德二载〔757年〕改称镇北都护府)治所。乾元元年(758年)后权置军马于西南三里永清栅(一作永济栅,今乌拉特前旗东北古城),移治于西受降城(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元和八年(813年)西受降城为河水冲毁,复治大同川西旧城。辽初废,不久复置,移治永清栅。保大五年(1125年)天祚帝为金所逼,亡走于此。金废。


猜你喜欢

  • 静川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静州置,治所在悉唐县 (今四川茂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西北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静州。

  • 蒲圻河

    即今湖北通城、崇阳二县及蒲圻市境之陆河。《方舆纪要》 卷76蒲圻县: 蒲圻河 “发源江西宁州之修水,合通城县之嶲水,北流至崇阳,会桃溪水,折而东,又折而西,过荆港北,径治南,又东北流,复折而西北至陆口

  • 浙西路

    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即“两浙西路”。

  •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治所在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广东二省大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以所属广东道宣慰司并入广东等处行中书省。九年(1376)改置江西布政使司。即“江西行

  • 金口

    在今江西金溪县西北。为金溪水注入抚河之口,因名。《陈书·周文育传》: 永定三年 (559),讨王琳、余孝励,“文育遣吴明彻为水军,配周迪运粮,自率众军入象牙江,城于金口”。王琳攻周迪,“迪等败绩,文育

  • 万宝山

    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南(今伊通满族自治县南)。光绪《吉林通志》卷18伊通州:万宝山在“州南一百里”。1931年4月,长春县长郝永德将万宝山地区生熟荒地三千五百亩转租给朝鲜农民耕种。朝鲜农民为引伊通河水灌溉

  • 沲江镇

    北宋置,属成都县。即今四川新都县南十里三河镇。

  • 吉慈尼国

    指以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加兹尼为首都之伽色尼朝(962—1186)而言。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吉慈尼国, 自麻罗拔国约一百二十程可到。”

  • 柿竹园

    即今湖南郴县东南三十里柿竹园有色金属矿。主产钨、锡、铋、铝、锌等。始采于宋代。

  • 罗鲁城

    在今云南剑川县南十五里下登。《方舆纪要》 卷117剑川州: 罗鲁城 “唐所筑,今为瓦窑村址。罗鲁,西南夷云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