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盘龙庵

大盘龙庵

即今盘龙寺。在云南晋宁县东四十八里盘龙山腰。元至正七年(1347)建,以山名寺。元宣光三年(1372)《大盘龙庵大觉禅师宝云塔铭》保存至今。


猜你喜欢

  • 崇妙保圣坚牢塔

    在今福建福州市区乌石山东麓。唐贞元十五年 (799) 始建,原名无垢净光塔。唐末毁。五代闽永隆三年 (941) 闽王王延曦在遗址上重建,改今名。俗称乌塔。现存塔为七层,八角形,高35米。用花岗石砌造。

  • 凤梧千户所

    明嘉靖六年(1527)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南七里马石五。《明史·地理志》:“今治在凤梧山下。”清康熙七年(1668)废。

  • 海子

    ①在今山西怀仁县东南十五里上海子村与下海子村附近。《方舆纪要》 卷44怀仁县: 海子在“县东十五里。周三十里。其西北有泉源不可测,居民资以灌溉”。清代称镇子海,水渐涸,皆为禾黍之地。②即今四川西昌市东

  • 水蚌支线

    自安徽水家湖(今长丰县)至蚌埠(今蚌埠市)。全长61公里。为淮南铁路支线。 日伪于1944年修建。因接通津浦、淮南两线,故亦称水蚌联络线。

  • 拉林山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县东南、吉林敦化市北之张广才岭。《清一统志 · 吉林》: 拉林山 “在城东北二百四十五里。周二十里。拉林河发源于此”。

  • 娘堡

    西藏古代族部名。《西藏王统记》 载: 悉补野部落之裔聂赤,占据娘堡为首领。娘堡在隋、唐以前,为西藏最早的十余小邦之一,后被吐蕃兼并。地在今西藏林芝与波密县境娘曲河 (尼洋河) 流域。

  • 黄沙岭口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四十六里黄沙岭村。西与山西昔阳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14赞皇县: 黄沙岭口在 “县北黄沙岭下,北去故关百里。正统四年置戍,嘉靖二十一年增兵防守”。

  • 开远门

    又称安远门。唐长安外郭城西面偏北的一门。隋初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大土门村。

  • 汾水

    ①黄河支流。在今山西省中部。源出宁武县管涔山,经太原市南流到新绛县折向西,在河津市西入黄河。《山海经·北次二经》:“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汉书·地理志》 太原郡

  • 由文县

    唐置,属七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贞观八年(634)属景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