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河口
又名清河口。在今河北乐亭县南五十里老滦河底入海处。旧时滦河由滦南县东北马城向南经此入海。自清嘉庆二十年(1815)河徙,遂涸。
又名清河口。在今河北乐亭县南五十里老滦河底入海处。旧时滦河由滦南县东北马城向南经此入海。自清嘉庆二十年(1815)河徙,遂涸。
一名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郑州市北三十里。《战国策·魏策一》: 苏秦说魏襄王曰: “北有卷、衍。”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九年 (前238),“杨端和攻衍氏”。即“衍”。
即竹塔市。在今湖南耒阳市东竹市镇。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云龙镇东南。《清一统志·楚雄府》 引《州志》:“山高险,蛮人啸聚之所。明嘉靖中,奚德、奚本倡居于此,知州荀诜讨平之,立哨于此。”
元置,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南纳赖哈(昭莫多)。本克烈部首领汪罕营帐地,成吉思汗灭克烈,于此置斡耳朵。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废黄河西。《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五口港巡司,“ 《河防考》: 与下河把总俱驻扎佃湖,修防黄河汛地。上由彭家滩起,下至云梯关止”。
即岘山。在今河南信阳县南。《梁书·蔡道恭传》: 天监三年 (504),北魏兵围司州,“朝廷遣郢州刺史曹景宗赴援,景宗到凿岘,顿兵不前”。即此。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
在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新滩镇。《方舆纪要》 卷78归州: 南逻口 “在州东十五里。《志》 云: 明初设南逻关于古丹阳城。后移于新滩,置巡司。即此处也”。
①契丹神册三年 (918) 城皇都,会同元年(938) 改称上京,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林东镇) 南波罗城 (上京城遗址)。②宋大理首府阳苴咩城亦称皇都。见昆明 《地藏寺造幢记》、姚安 《兴宝寺碑
即今四川岷江支流大渡河。《宋史·瀛国公纪》:德祐元年(1275),“知叙州李演将兵援嘉定府,遂解归,战羊雅江,兵败被执”。即此。
唐开元时置,属朔方节度使。治所在灵州城 (今宁夏吴忠市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