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明山

大明山

①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大明山“在县西三十五里。亦曰留明山。高绝千仞,群峰罗列,涧水环绕,石磴萦纡,称为峻险”。

②即大名山。又名镆鎁山。即今广西武鸣县东北大明山,与马山、上林接界。《明史·地理志》 宾州上林县:“西有大明山,澄江出焉。”


(1)又称千亩田。在浙江省临安市西,为临安、淳安两市县界山。海拔 1280 米。山巅平坦,上有龙潭,山半有瀑,又有七峰尖、白蛇岩、鹞子峰、昆仑岩,俱森耸峭拔。相传朱元璋初时兵败,屯垦于此,后下山夺取政权。故称此山为大明山。(2)又称岜雌,壮语意为群山中“始祖”山。曾名大鸣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红水河和右江间。西北—东南走向,与都阳山构成广西弧形山脉西翼。主要由砂岩、砾岩和砂页岩构成。海拔约 1000 米。主峰龙头山(又称大明山,1760 米),在上林县西。广西重要水源中心和水源林区。山上云雾缭绕,特产“明山茶”。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营州前屯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永乐元年 (1403) 徙治香河县 (今河北香河县),属大宁都司。后废。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永乐元年(14

  • 道人洲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淮河中,西对邵阳洲。《梁书· 曹景宗传》: 天监五年 (506),“魏托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诏景宗顿道人洲,待众军齐集俱进”。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

  • 石涧山

    在今广东广宁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广宁县:石涧山“在县南三十里。高百丈,周十里,泉出窦中,声闻数里。南流五里入绥江”。

  • 昆明军

    唐置,属嶲州。治所在昆明县 (今四川盐源县)。《新唐书·地理志》 嶲州: “西南有昆明军。”《寰宇记》 卷80昆明县: “天宝中于此置昆明军,以镇抚之。”

  • 黄木厂

    又名万盛场。即今四川汉源县东九十里皇木镇。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于此设巡司。民国改设县佐。

  • 角飞城

    即漂榆津。在今天津市东。《水经·淇水注》:“清河又东径漂榆邑故城南,俗谓之角飞城。《赵纪》云,石勒使王述煮盐于角飞,即城异名矣。”

  • 高家堰

    或称高加堰。简称高堰。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洪泽湖东北。自武家墩南至棠梨树,接盱眙县界,长九十里。东汉陈登始建。明永乐初陈瑄重筑。万历六年 (1578) 潘季驯再筑。《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高家堰

  • 甫丹迷站

    元置,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北乌河口西岸古城。元《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女直水达达路所辖:“甫丹迷站,马四十匹,车四十辆。牛四十只。”明改伏答迷城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北乌尔河口西岸。明为伏答迷

  • 阳泉山

    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宋书·刘道济传》:元嘉间,氐奴、赵广“因诈言司马(指司马飞龙)殿下犹在阳泉山中,若能共建大事,则功名可立”。即此。

  • 乐都水

    一作洛都水。即今青海东部湟水。《元和志》卷39湟水县:湟水“名湟河。亦谓之乐都水。出青海东北乱山中, 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