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广东始兴县南隘子镇西南六里满堂村。为客家围楼。清道光十三年 (1833) 动工修建,咸丰十年 (1860) 竣工。历时二十八年。是目前广东省内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总体平面近似长方形,有十二
古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尚书·尧典》:“釐降二女于妫汭。”孔安国传:“居妫水之汭,……汭,音如锐反,水之内也。”或以为系妫水与汭水的合称。
三国魏改郯县置,为东海国治。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西晋复改为郯县。三国魏改郯县置,治今山东省郯城县北。西晋复为县。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平城故城。北魏承明元年 (476) 八月,孝文帝诏建。同年十月,孝文帝曾行幸此寺。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东北河崖头村西。齐景公,名杵臼,系姜齐第二十五代国君。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论语·季氏篇》 记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一作置沟楼。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图们江南岸会宁。《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六年,复征之,宫遂奔买沟。”即此。又称置沟溇。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图们江右岸会宁。三国魏正始六年(2
旧长洲县 (今江苏苏州市) 之别称。西晋左思 《吴都赋》: “佩长洲之茂苑。” 故长洲有茂苑之称。唐万岁通天元年 (696) 分吴县置长洲县,取长洲茂苑为名。白居易 《长洲曲》 诗有 “茂苑绮罗佳丽地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通化乡西甘溪。后废。
北魏延昌元年 (512) 置,治所在安昌城(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置昌州。
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置,属沧州。治所在今山东无棣县西北二十里。北宋治平中移无棣县治此。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