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侯州
明宣德三年(1428)改大侯长官司置大侯御夷州,直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大侯寨(即今云南云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改云州。
明宣德三年(1428年)升大侯长官司置,治今云南省云县罗闸河南岸。直属云南布政司。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改为云州。
明宣德三年(1428)改大侯长官司置大侯御夷州,直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大侯寨(即今云南云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改云州。
明宣德三年(1428年)升大侯长官司置,治今云南省云县罗闸河南岸。直属云南布政司。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改为云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古交市。《元和志》卷13交城县:“取古交城为名。”唐天授二年(691)移治却波村(今交城县)。开元十一年(723)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
即样备江。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南与凤庆县交界之漾濞江。《方舆纪要》 卷118顺宁府: 黑惠江 “即样备江也。亦曰漾濞江,又名黑惠江。在府东北百十里。自蒙化府流入境,东南混流百里,至泮山下,合于澜
即东引山。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东引岛。
①隋开皇十七年 (597) 改永平县置,属甘州。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大业二年(606) 移治今张掖市,改名张掖县。②隋义宁初改福禄县置,为肃州治。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元和志》 卷40肃州:
1913年改三脚州同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据《地学杂志》1914年第7、8期载《贵州移置增设各县呈表并批附清单》: “该县有天河、地河、马场河三
在今福建沙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7沙县:“龙泉峰在县东南十七里。脉自尤溪县界,分三陇蜿蜒而来,至起崛起三峰。”
从黑龙江宁北(今牡丹江市)至林口。长110公里。日伪于1934—1936年修筑。今为牡佳铁路的一段。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东二十二里东社乡。旧属南通县。民国《南通县图志》卷1有东社。为海滨三余镇入县孔道。(1)在山西省原平市东南部。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王东社,人口 178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元和志》 卷2同州朝邑县: 苦泉 “在县西北三十里许原下,其水咸苦,羊饮之,肥而美。今于泉侧置羊牧,故谚云 ‘苦泉羊,洛水浆’”。《新唐书·高宗纪》: 永徽二年 (651),“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