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灵寿县:圣水,“《志》云:出县西北二十五里白石村,谓之圣水洼,亦曰圣水峪,上有青风砦”。
②在今四川芦山县东,为芦山河支流。《舆地纪胜》卷174雅州:圣水“在卢山县东十里。连筒引之,行一里许,伏流近二、三里复涌出,分为五,故以圣水名”。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灵寿县:圣水,“《志》云:出县西北二十五里白石村,谓之圣水洼,亦曰圣水峪,上有青风砦”。
②在今四川芦山县东,为芦山河支流。《舆地纪胜》卷174雅州:圣水“在卢山县东十里。连筒引之,行一里许,伏流近二、三里复涌出,分为五,故以圣水名”。
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清光绪 《山东通志》卷26: 担山 “平冈双峙,如人卸担然。或曰丹山,以山下出铅,故名”。
旧名卢村。明改今名。即今浙江奉化市东南四十二里裘村镇。清光绪 《奉化县志》 卷3 《镇市》 有裘村市。
或作宁远堡。在今云南曲靖市南。《明史·何福传》:洪武二十四年(1391),“讨越州叛蛮阿资,破降之。择地立栅处其众,置宁越堡”。
东晋咸和六年(331)析海南郡置,属广州。治所在宝安县(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辖境相当今广东深圳市及宝安县地。南齐移治怀安县(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南朝梁改为梁化郡。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置,治
在今湖南醴陵市东三十里。一名大山。又名王乔山。世传王乔曾炼丹于此。《续汉书·郡国志》 长沙郡醴陵县注引《荆州记》曰:“县东四十里有大山, 山有三石室,室中有石床、石臼。”
金置,属禹城县。在今山东禹城市地。古镇名。在今山东省禹城市境。《金史·地理志》:济南府禹城有仁水寨镇,即此。
即今贵州贞丰县西北龙场镇。清有千总驻此。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属巴安府。治所在三坝(今四川理塘县西南格则乡西南)。1913年改为义敦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一作宣统三年〔1911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塘县西南热柯乡(三坝)。
在今福建清流县西南。明嘉靖 《清流县志》 卷2: 渔沧隔山 “在县西南罗村里,其峰峭绝”。
西汉初置,属巨鹿郡。故址在今河北武强县西南旧城村。《汉书·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高帝六年 (前201) 严不识以击鲸布功,封 “武强侯”。后废。西晋于此复置武强县,仍以武强故城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