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图苏湖城

图苏湖城

又称图苏湖迎驾殿、秃思忽城、秃思忽凉楼。元太宗十年 (1238) 建,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东南。《元史·地理志》: 太宗十年 “营图苏湖迎驾殿,去和林城三十余里”。志费尼 《世界征服者史》载: 窝阔台合罕在哈剌和林城东二程 (约合二十六里) 之地建造一座很高的宫殿,当他从冬营地返回时,在这里接受和林城民的迎接,蒙古人称迎接为Tozuqu,因此把这个宫殿称为图苏湖城。危素 《耶律希亮神道碑》 谓希亮 “生于和林城南四十里秃忽思(应为秃思忽) 凉楼”,罗洪先 《广舆图》 和林城南标有 “秃思忽凉楼”,即此。


猜你喜欢

  • 白礁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北白礁。明属同安县,万历九年(1581)置白礁巡司于此。明末移至灌口(今厦门市西北灌口镇),废。

  • 利阳镇

    又作丽阳镇。元属鄱阳县。即今江西景德市西南丽阳镇。古镇名。又称丽阳镇。在今江西省鄱阳县东北。元属鄱阳县。《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鄯嬉丙午,吴雄锋翼元帅王思义,克鄱阳之利阳镇,

  • 飞仙阁

    ①亦名飞仙关、漏阁。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五十里飞仙关镇。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4芦山县:“《志》云:芦山南十里三江渡,通天全六番,下注多功峡,入雅之平羌江。多功河上飞仙阁,为木栈道,即古漏阁也。”②

  • 征 (徵) 通谷中路东水泉堡

    北宋置,属西安州绥戎堡。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后废。

  • 四安镇

    又作泗安镇。北宋置,属长兴县。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五十四里泗安镇。以其保障吴兴、宜兴、广德、安吉四处,故名。《元史·伯颜传》:至元十二年(1275)十一月,“参政阿剌罕等为右军,以步骑自建康出四安”。即

  • 白玕镇

    即今江西东乡县东北珀玕乡。《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东乡县:白玕镇在“县东四十五里。有巡司, 为路出安仁之中道。旧有安东公馆,今废”。

  • 栖禅山

    在今广东惠州市西。宋唐庚有 《登栖禅山》诗。古山名。在今广东省惠州市西。宋唐庚有《登栖禅山》诗。

  • 博陵县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或山西省黄河沿岸。东汉废。②东汉本初元年 (146) 置,为博陵郡治。治所在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因桓帝父刘翼之陵为博陵,故名。三国魏改名博陆县。③北周置,为博陵

  • 僧格宗

    ①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小金川河北岸新格乡(僧格宗)。《清史稿· 图钦保传》: 乾隆三十七年(1772) 征金川,“师进至僧格宗,图钦保自河西科多渡桥攻河东,至喀咱木笼山梁,抵奢垄,贼奔美诺”。②在今西藏洛

  • 伏羌县

    唐武德三年(620)改冀城县置,又于县置伏州,治所即今甘肃甘谷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伏羌县制伏氐羌之义也。”八年(625)州废,县属秦州。至德后没于吐蕃,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