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四川

四川

①地区名。北宋初将五代后蜀故地分设西川、峡两路, 约当今大渡河以东北和陕西汉中地区。咸平四年(1001)分为益州(后改成都府)、利州、梓州(后改潼川府)、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 一说因境内有长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四条大川而得名, 不足信。

②北宋咸平四年(1001)分西川路为益州、梓州二路,分峡西路为利州、夔州二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相当今四川东部、贵州大部、云南东北部及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地区。《宋史·仁宗纪》:嘉祐五年((1060)八月,“置江、湖、闽、广、四川十一路转运判官”。南宋设四川宣抚、制置、总领等官职,总辖四路军政财赋。


古地区名。宋初将今大渡河以东、以北和陕西汉中原五代后蜀故地,分设西川、峡二路,咸平四年(1001年)分为益州(后改成都府路)、梓州(后改潼川府路)、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后又简称四川路。元代合四路置四川行省,汉中地区划归陕西省。四川之名,由此而来。一说因境内长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四条大川得名,不足凭信。


猜你喜欢

  • 高丽营

    在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二十四里高丽营镇。清置经制外委驻守。

  • 斗堤

    即今湖北潜江市(园林镇)。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潜江县徙治于此。

  • 安社村

    即今陕西淳化县东北南村乡安社村。西北革命根据地所置淳耀县曾徙治于此。

  • 博林县

    东晋末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南。南齐为新宁郡治。隋属信安郡。唐初属端州,贞观十三年 (639) 废入高要县。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高要市西南。南朝宋属新宁郡,齐为新宁郡治。梁改属高要郡

  • 青城郡

    西魏恭帝时置,属眉州。治所在青衣县(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瑞峰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青神县地。北周改为青神郡。

  • 半个城

    一作半角城。即今宁夏同心县(同心镇)。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有半个城。1938年移豫旺县治此, 改名同心县。

  • 合水镇

    在今四川蒲江县西。《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四年(918),王衍贬太傅张格为茂州刺史,“格寻再贬维州司户, 庾凝绩又奏徙格于合水镇”。胡三省注:“《九域志》:邛州蒲江县有合水镇。”(1)在湖南省泸溪县南

  • 凤羽郡

    宋大理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元改凤羽县。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洱源县南凤羽镇。元降为县。

  • 长岭镇

    在今江西星子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长岭镇“有巡司。明初洪武十一年置于府东二十里废延庆县,寻移置于府南三十里之渚溪镇,万历中又移于青山镇,仍曰长岭巡司”。(1)在辽宁省庄河市西部。面积1

  • 高罗土司

    清初改高罗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雍正十三年 (1735)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