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札萨克旗
喀尔喀南右旗的俗称。在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北岸。
喀尔喀南右旗的俗称。在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北岸。
在今安徽阜南县南。《方舆纪要》 卷21颍州: 清陂塘在 “州南百二十里,引淮水灌田,为利甚溥”。
即今广东佛山市西南石湾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南海县佛山镇西南有石湾汛。
元初置,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至正十五年(1355)置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
①又名㶟余河、温余河、榆河。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有南、北两水。北水称北沙河,源自居庸关,南流经昌平县南。南水名南沙河,源自海淀区西北龙泉寺,汇西山诸泉东流,于沙河镇东南窦各庄与北沙河相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置,治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后废。
在今山西平鲁县西北。《资治通鉴》: 唐贞观四年 (630) “正月,李靖帅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屯恶阳岭”。胡注: “恶阳岭,在定襄古城南。”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朔州市西北。唐贞观四年(630年),李靖击突厥
战国魏地,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史记·魏世家》: “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 即此。即“蒲坂”。
在今河北涉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49涉县: 韩王山,“相传韩信曾驻兵于此”。
即今贵州凯里县。明嘉靖七年 (1528) 置凯里安抚司。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裁。四十五年(1706) 地入清平县。雍正十年 (1732) 设清平县丞驻此,又设凯里营。咸丰时,张秀眉苗民义军据
三国吴改大末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龙游县。赤乌三年(240)改名龙丘县,宝鼎元年(266)分属东阳郡,后复名太末县。南朝陈属金华郡。隋开皇九年(589)省。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太末县,为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