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沟堡
明置,属固原州。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响石沟堡 “在下马关东。其北为萌城驿,与宁夏境韦州、盐池接界,乃固原东路之门户”。
明置,属固原州。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响石沟堡 “在下马关东。其北为萌城驿,与宁夏境韦州、盐池接界,乃固原东路之门户”。
①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北石龙镇。清属东莞县,有县丞及游击驻此。②即今广西象州县西南六十里石龙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象州图:西南有石龙镇。③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石龙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桂平县图:西南
东魏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十里赤湖铺。北齐废。
即今江西宜丰县东南凌江,近上高县界。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4: 上高县西北 “城下又五里至凌江口,交新昌界”。
即今山西怀仁县西南日中城。《水经·㶟水注》:“桑干水又东左合武州塞水,水出故城东南流,出山径日没城南,盖夕阳西颓,戎车所薄之城故也。东有日中城,城东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时城,在黄瓜阜北曲中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置,属邵州。治所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莳竹村。崇宁四年 (1105)废。古县名。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治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属邵州。崇宁四年(1105年)废。
在今北京市西。《史记·乐毅列传》:“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磿室。”《正义》引《括地志》:“元英、磿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西四十里宁台之下。”
即梓潼庙。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七曲山大庙。《明史·礼志四》: “梓潼帝君者,记云: 神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没,人为立庙。唐、宋屡封至英显王。道家谓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元加号为帝
本名黄土山。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十八里。清《日下旧闻考》卷137引《大政记》:“永乐七年五月,营寿陵于北京昌平县东黄土山,封曰天寿山。”明十三个帝陵皆营建于此。在北京市昌平区北。原名黄土山,又名东山、东
元宪宗五年 (1255) 置,治所在临淇县 (今河南淇县)。至元三年 (1266) 属卫辉路,省临淇县入州。元末废。明洪武元年 (1368) 复置,属卫辉府。寻降为淇县。蒙古宪宗五年(1255年)置,
又作冲堆宗。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南冲堆。“葱堆”,藏语意为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