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

在今河北石家庄市峰峰矿区鼓山之麓,有南、北二处: 南响堂山石窟在西纸坊鼓山南麓,北响堂山在和村西鼓山之腰,两地相距约三十里。现存十六座洞窟,大小造像四千三百余尊,为北齐至明代作品。石窟附属殿阁楼亭依山而建。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中。因在洞内拂袖均可发出铿锵回声得名。分南北两处,南响堂山石窟在鼓山南麓,北响堂山石窟在鼓山山腰,两处相距15千米。北齐文宣帝高洋(550—559年在位)在此建寺凿窟,其后隋、唐、宋、元、明均有增凿、修葺。共有石窟16座,大小造像4300余尊。其中北窟中的北洞(俗称大佛洞),深12.5米,宽13.3米,高8米,规模最大。坛上坐佛高近4米,线条柔和,神态逼真。石洞幽深,窟内造像造型优美。石窟附属建筑殿阁楼亭依山而筑,层层叠叠,浑然一体,雄伟壮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巴中郡

    南朝梁置,属万州。治所在新安县(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沙坝场)。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巴渠郡。

  • 密水

    ①一名高密河。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百尺河。《汉书·地理志》 胶东国下密县注: “应劭曰: ‘密水出高密。’”自诸城市流经高密市西入胶莱河。②在今山东蓬莱市南。《明史·地理志》 蓬莱县: “南有密神山,密

  • 滦平支线

    自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双头山,东北至承德市西北大庙。长22.6公里。为锦古铁路支线。日伪于1942年建成。1945年拆除。

  • 木瓜涧

    亦作木井涧。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四十里。《资治通鉴》:唐乾宁四年(897),晋王李克用讨刘仁恭,“幽州将杨师侃伏兵于木瓜涧,河东兵大败,失亡大半”。即此。《清一统志·易州》木瓜涧“相传唐乾宁中,晋王李克

  • 罗高山

    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南罗白乡东。《明一统志》 卷85江州: 罗高山 “在罗白县治东”。

  • 高皇埠

    一名高黄铺。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32邹县“距越山”条下: “牙、阳二山间有高皇埠,相传汉高微时,曾潜迹于此。”

  • 弘圣寺塔

    又名一塔。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北二十六里,点苍山龙泉峰东麓,地处大理古城西南郊。为正方形十六层密檐式中空砖石塔,高43.87米。明杨慎游记,考之史传,为隋文帝时建。俗名阿育王塔。《清一统志·大理府》

  • 阴石郡

    南朝梁置,属石州。治所在阴石县(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地。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阴石县(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一带。隋开皇时废。

  • 者多簇长官司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境。后废。

  • 乌城驿

    在今山西盂县西北六十里乌耳庄附近。《方舆纪要》卷40太原府阳曲县:“乌城驿亦在府北,唐所置也,为晋阳代州往来之道。”唐置,在今山西省盂县西北西烟镇。为唐代太原府与代州间交通驿站,《资治通鉴》:唐乾符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