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哈什河
即今新疆西南部和田河西源喀喇喀什河。源出和田县西南喀喇昆仑山,东北流折西北流,至和田县北与东源玉龙喀什河谷,称和田河。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7: 和阗河 “一源出昌器满达坂北麓,东北流,经和阗城西曰哈拉哈什河”。“喀喇喀什” 系突厥语,意为 “黑玉” 或 “墨玉”。
即今新疆西南部和田河西源喀喇喀什河。源出和田县西南喀喇昆仑山,东北流折西北流,至和田县北与东源玉龙喀什河谷,称和田河。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7: 和阗河 “一源出昌器满达坂北麓,东北流,经和阗城西曰哈拉哈什河”。“喀喇喀什” 系突厥语,意为 “黑玉” 或 “墨玉”。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2天台县: 寒石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一名寒岩”。
①在古代,凡水道水浅,或不通舟者,人们往往认为是弱水不能胜舟,名为 “弱水”。古籍中所载弱水甚多: (1) 《尚书· 禹贡》 雍州: “弱水既西。”“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
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金顶镇) 南。《方舆纪要》 卷 117兰州: 雪盘山在“州 (今金顶镇) 南十里。四时常积雪,下有白石溪”。又称雪斑山、雪邦山。在云南省西部,为澜沧江以东、兰坪白族普米
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四十里, 回中道经北。《续汉书·郡国志》 汧县:“有回城,名回中。”
唐武德三年(620)析胙城、酸枣二县置,属黎州。治所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北。《寰宇记》卷1封丘县:废守节县“于时东州未平,人思効节,县新创立,故以守节为名”。四年(621)废。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
即今江西吉安县北梅塘乡西北梅塘。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庐陵县西有梅塘。
即明代勐捧。今云南勐腊县西五十四里勐捧镇。清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普洱府宁洱县东南有勐搻。
1913年废曲靖府,改附郭南宁县置,以府名为县名。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曲靖市。1916年直属云南省。1983年与沾益县合并建曲靖市。旧县名。1913年置,治今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城关镇。1962
即今甘肃礼县东北永坪河。《方舆纪要》卷59秦州礼县:“平泉河在县北二十里。”清光绪《甘肃新通志》卷7:平泉河“源出固城镇野猪山之东,南流经平泉川入西汉水”。
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方舆纪要》卷40崞县:“县南有扬武河,源出县西五十里太子岩,东流入于滹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