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喇塔勒
一作哈喇塔拉。在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西南,卡拉塔尔河上游北岸。清乾隆 《西域图志》卷13伊犁西路: 哈喇塔勒 “在巴勒喀什淖尔南”。《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卷 9: 同治元年(1862) 七月,伊犁将军常清、叶尔羌参赞大臣景廉奏: “接据派往查勒布什边境之索伦营总管富珠尔泰来禀内称: 于四月十七日,由库库乌素地方起程,行至哈喇塔拉。” 即此。
一作哈喇塔拉。在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西南,卡拉塔尔河上游北岸。清乾隆 《西域图志》卷13伊犁西路: 哈喇塔勒 “在巴勒喀什淖尔南”。《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卷 9: 同治元年(1862) 七月,伊犁将军常清、叶尔羌参赞大臣景廉奏: “接据派往查勒布什边境之索伦营总管富珠尔泰来禀内称: 于四月十七日,由库库乌素地方起程,行至哈喇塔拉。” 即此。
即拓东节度。南诏置,治所在柘东城(今云南昆明市)。公元8世纪南诏置,治柘东城(在今云南昆明市)。统辖原东、西爨地区,相当今云南省绥江、盐津等县以南至红河沿岸一带,和贵州省赫章、威宁、普安等县地。
①在今湖南茶陵县东南,沤江之北。《方舆纪要》卷80茶陵州“颜江”条下:“又有沙江,出县南三蛟泉,西流三十里达洣。”②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沙江在府东。源出四十里山,西流入鲁
即今浙江富阳市东南大源镇。清光绪《富阳县志》卷2:大源镇“由大船埠南行至此,距城十四里”。(1)在浙江省富阳市东部。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源,人口5000。大源溪流经,故名。
在今湖北松滋县北三十六里老城镇后。《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江亭“在松滋县治后。杜子美、孟浩然、张天觉皆有诗”。集镇名。在安徽省太湖县南部。为城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700。因设区时曾取江塘、凉亭
福建泉州的别称。《舆地纪胜》 卷130泉州 《景物上》: “ 《清源集》 云,旧图经谓其地少寒,故云。” 宋刘克庄 《后村大全集》: “温陵为闽巨屏。” 明丁自申 《三陵集》 称金陵、嘉陵和温陵为三陵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海中。其西有西连岛。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11引《崔志》:东连岛“即鹰游山东岛”。今二岛相连,称为东西连岛。
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北。明正德末设巡司于此。在今福建省霞浦县西北。明正德末于此设巡检司。
一作仑头。汉西域国名。国都在今新疆轮台县南柯龙克沁遗址。西汉武帝时为贰师将军李广利所灭。《汉书·李广利传》: “贰师后复行,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 置使者校
一作临资口市。即今湖南湘阴县西二十九里湘江西岸之临资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湘阴县图: 湘阴县西有临泚口市。
元置,即今山东鱼台县城谷亭镇。明废。水站。即今山东省鱼台县城谷亭。元置,属济宁路。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