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和林

和林

哈剌和林的简称。突厥语 “黑砾石” 之意。为蒙古国国都。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元史·地理志》 载: “和宁路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为名城。” 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 (1220) 建都于和林,蒙古窝阔台七年 (1235) 筑和林城,前后五朝都此。中统元年 (1260) 忽必烈在开平 (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即帝位,首都南迁,和林置宣慰司。大德十一年 (1307) 设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皇庆元年 (1312) 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元亡后,北元又以此为政治中心。明建文四年(1402) 去国号。


喀(哈)拉和林的简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东岸厄尔得尼召北哈尔和林。蒙古窝阔台七年(1235年)筑都城和林,前后五朝都此。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在开平即位后,首都南迁,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设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统辖北边诸地,并置和林路,为行省治所。皇庆元年(1312年)改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虽失去都城地位,仍为漠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元亡后,北元又以此为政治中心。15世纪初期,鞑靼与瓦剌两部蒙古贵族之间相互攻伐,和林城遂逐渐荒芜。1948—1949年对和林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发现土墙、宫殿、市街、房屋等遗迹甚多。


猜你喜欢

  • 土山县

    隋大业三年(607)改真阳县置,属汉东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唐初废。古县名。隋大业初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东北。属汉东郡。唐初废。

  • 忽毡城

    一作忽禅城、苦盏城。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塔吉克斯坦锡尔河南岸苦盏。《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忽毡”。又作忽缠城、忽禅城。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苦盏)附近。元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 碧滩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八十里黔江中。《方舆纪要》 卷 108 桂平县: 碧滩,“成化初,韩雍议峡江百里有上中下三滩,上曰勒马、下曰献俘、中曰碧滩。即而议置武靖州及移思隆巡司于此”。

  • 铁城戍

    在今陕西洋县东黄金戍东。城在山上,极险峻。《宋书·萧思话传》: 元嘉十年 (433),氐王杨难当寇汉中,会薛健据黄金,“薛健副姜宝据铁城,铁城与黄金相对,去一里”。《水经·沔水注》: “有黄金戍傍山依

  • 兴昌县

    南齐置,为定州郡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南朝梁废。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南。为定川郡治。南朝梁废。

  • 玉虚观

    在今湖北兴山县东。《清一统志·宜昌府》:玉虚观“在兴山县东香溪侧。唐天宝中建,有明皇御赐题额”。

  • 城月水

    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城月水。《清一统志·雷州府》 “武乐水” 条内: “城月水,源亦出螺冈,东流合武乐水,由库竹港入海。”

  • 达拉特旗

    即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清顺治六年(1649)置,驻地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北大树湾乡一带。民国间属绥远省。20世纪40年代迁今达拉特旗驻地树林召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系

  • 邸阁池

    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北邸阁山下。《新唐书·地理志》 湖州安吉县:“北三十里有邸阁池,北十七里有石鼓堰,引天目山水溉田百顷,皆圣历初令钳耳知命置。”

  • 石河子

    即今新疆石河子市。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9绥来县:石河子“汉回铺户五十余家,回民礼拜寺一处。附近村庄相属,为绥邑第一乡镇”。